导语:许老师的的《文化,让城市之美》,激发了犀牛们不断的思考。这是2期犀牛胡俭怀的课后笔记,他说: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助推着他们奔涌向前,生生不息,我称这种力量为——“看不见的手”。
历史长河,浩浩汤汤,推开历史的风尘,品悟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悠长的维度之中所发生的一切故事和他们的创造者,若隐若现,不管是单个的生命、还是我们的家园乃至哺育着我们的国度,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助推着他们奔涌向前,生生不息,我称这种力量为——“看不见的手”。
个体生命的光荣与梦想
5月12日,溪流学院如期开学,3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学员简单介绍之后,直接进入主题,许先生开始授课,没有任何铺垫与客套,授课第一章节便是直击人心,“犀牛三问”的提出似一记闷棍打在我们身上,让人不停的叩问自己!这三问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吗?是亦不是,说实话这三问也正是在深夜的某个时刻煎熬自己的问题。今年是参加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刚好借此反思、反省自己。
你的热爱是什么?你真的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让你不厌其烦、心流丛生的又是什么?只有真正能让你乐此不疲的才是真正的热爱。
一生何其长又何其短,形形色色的人,充满新奇与诱惑的多种体验、多样选择,我喜欢什么?我热爱什么?又擅长什么呢?要做的到底是什么?可能每个人曾经都深思过,深入解剖,在有的方面也许能找到些许优势,也许会乐此不疲,但真的拼尽全力了吗?并没有。发现自己一个最大的弊端,也许在某些时刻是优势,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但还不够有恒心,不够深入。比如朗诵、演讲、书法、羽毛球等,咋学之初会很深入的了解和投入,但是有一些成效之后便很难再深入、突破,书法坚持了七八年,已近一年不曾提笔。有时也在问自己,从思维模型上来说是从好到更好?还是取长补短?是发挥优势?还是补短板?慢慢的认识到,应该改变观点,建立从好到更好的成长型思维模型,优点拼尽全力去发挥,短板可以有意识的改变,去修补,不能过于纠结,因为你跑的慢,你永远也不可能追不上长跑运动员。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与边界最重要。
你的痛苦是什么?什么事情没有达成,让你坐卧不安,万箭穿心?
个人感受所谓的痛苦,并不是身体的痛苦,而是真正内心的拷问和灵魂痛苦,真正心灵深处的挣扎、撕裂与绞痛,是幸也是不幸,经历过,并深深记得,还好信念被打破了,如今又慢慢重建,比过往更稳固。不破不立,破也许是一切的开始。
你的恐惧是什么?为什么明白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生活?
我恐惧什么呢?无所畏惧是不知敬畏,我恐惧什么呢?我最大的恐惧一是变成自己讨厌的人,或者说变成过往讨厌的那一类人。
很诚实坦白的说,工作五年,妥协了很多,和周遭环境也和解了很多,但初心、秉性还未曾改变;二是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哪怕一事无成也不能让自己闲着;三是恐惧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越长大越发觉的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小时候直至大学毕业,想要的通过努力无不最终达到目标,如今些许时候会产生一种无力感,一种不能掌握自己走向的现实。但终归明白,这便是成长的必经之路。看看身边的人、远方的人,有多少人是谋局者而不是局中人?
能做到按自己的初心,不停成长、无所畏惧或许便是最大的赢家。
“三问”问完之后有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感”但在深夜的这个时候却异常的平静与心安。没有了平日的急躁。尤其是在考虑到真正的热爱与要致力于一生去做的事情方面,也许只能用主席当年求学时的几个字回答,“暂时没有想好”,能做的只有一边去实践、身体力行,一边修学储能。而细细观之察之,影响人发展的永远只有一种东西,这种力量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你向前或者扯着你的双腿迈不开步伐。这双大手是什么呢?是精神力量,它关乎着你的视野格局以及个人的光荣与梦想。这里所说的精神力量具体我也不能回答,没有固定答案,也许是智力的高低,但绝不完全取决你聪慧与否;也许是全情投入,但并不仅凭投入;也许是能力的边界,但很多有能力的人未必成事。我称之为必定到达目的地的信念与心灵深处的呐喊,也就是强烈的愿望。个人的光荣与梦想、诗与远方靠的就是你的精神力量、你内心的愿望。
个体生命的进阶与精进
道路千万条,意志第一条。只有有了强烈的愿望,才能形成属于你的力量。最近一直在反思自我,为什么现在是这样的境地,而不是那样或那样的境地,也许是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式没跟上。也就是操作系统没有更新,仍然是老思维或者是以往的经验在处事与做事。“更新操作系统”一词在脑中产生,没想到的是许先生提出了“能力只是APP,情绪才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认知决定着你的思考方式、习惯和既定经验决定着你的行为模式、情绪影响着成败与否、一件事是否能准确无误的完成。用一句话来说你是在乎沿途的风景还是目的地,个人认为,情感感受上我们需要在乎沿途的风景,但在做事上最好还是在乎目的地。当你在乎的是目标、目的地的时候,细枝末节的琐碎还能羁绊你吗?
怎样完成自我的进阶呢?
1、拥有那只无形的手。那是力量的源泉。
2、树立成长型思维,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学到老、学到老。不断拓宽你的知识边界并拥有实践的能力,不要让自己停下来。
3、“总结、反思、突破、精进、践行”。每一个都不容易,总结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反思是一种自我的分解解剖,突破是一种勇气与打破,精进是一种提升与升华,践行是知行合一、落到实处。没有一个不需要与自我、与周边环境作斗争的,而彼此却又环环相扣。
穿越那只无形的手,要完成人生进阶,实现心中的愿望,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精神和相信的力量。有人因为看见才相信,而有人因为相信才看见。不管你相不相信,看不看的见,终归要在这个混沌的世界留下一些这样或那样的足迹和故事,不然岂不白白走过?让我们一起穿越重重迷雾、直面人生的各样风景,找到内心挚爱,抵达你的远方。
城市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在第三章节许先生提出四个知识点。
1、杭州是一座值得歌唱的城市。
2、城市发展的两个转折点是汽车与互联网。
3、文化有同化和包容的力量。
4、文化与城市的关系。
细细考究,为什么现在的城市出现抢人大战?为什么有的城市留不住人?为什么有的城市逐步变成一座空城。哪一座城市最让你向往?
归根究底,就是城市文化、城市记忆,我称之为城市精神,仍然是那一只无形的手在决定着她的命运走向。
近期巴黎圣母院被烧更让我确信无疑。巴黎圣母院是地标建筑,是文学摇篮,更是宗教信仰的象征。它能烧灭吗?永远不会。历史记载,它曾经三次被烧毁,均被重建。你烧灭的只是它建筑,你烧不灭的是它留在人们脑中的文学印记和信仰尊崇。这不禁让我想起南京、长沙与衡阳。
南京,六朝古都。有着多年的文明史和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在唐浩明写的《曾国藩》中有这样一个章节。太平天国年攻下南京,建都于此,在此享受了11年的浮华与奢逸,年城破,南京(那时改名为天京),大火将其烧了七天七夜,无数人誓与城市共存亡,宁愿被烧死也不愿投降,其中有一支队伍,有余名士兵,静坐城中,等待大火的覆灭,何其悲壮,后期被重建。年,南京遭受日本飞机大炮的轰击,30余人遭到大屠杀,时间长达六个星期。一座有城市记忆的城市他杀的灭吗?
长沙,文夕大火是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的一场大火灾。因为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那场大火烧了5天5夜,最终导致长沙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这场大火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文夕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楚国历史文物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长沙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多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文化传承也在此中断,在历史研究上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但有用吗?烧的灭这座城市多年留在人们心中的记忆吗?如今的长沙已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近两年城市排名稳步向前。
不灭的是精神力量,不管物质、基础设施怎样发展更新,如何兼顾,能促其发展的永远是那只无形的手,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
让城市更美好
//溪流学院
胡俭怀/二期犀牛
荐书《曾国藩》
无形的手
图文编辑
阿丽丽
策划出品:大河文化「溪流学院」
本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