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面对面地唱情歌卷耳

白癜风外用的有什么特效药 https://m.39.net/news/a_6205113.html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段纪晓岚在朝堂上给乾隆皇帝唱民歌的故事,唱的是:“高山上那个盖庙呦还嫌低,面对面那个坐着还想你”。纪晓岚唱的是山歌,陕北道情。这首歌最妙的就是那句看似不通,却道尽刻骨相思的“面对面那个坐着还想你”。

既然是山歌,那男的可以唱,女的也可以唱,还可以面对面地唱,就是对唱。那么在《诗经》这样一部先秦诗歌集中,有没有这样可以对唱的歌呢?当然有,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这首《卷耳》就是对唱的格式,而且同样也是描写男女相思之情。

为什么说《卷耳》是对唱的格式呢?因为它的抒情主体是两个人,而不是常见的一个人。

《卷耳》一诗中,“我”字总共出现了七次。从诗文的意思上理解,第一个采集卷耳的“我”是女主角,其它的“我马”“我仆”的我是男主角,这是两个十分明显的抒情主体,分别描绘的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如同今天说的两个片场。钱钟书先生的意思是《卷耳》的这种写作手法就是后世章回小说中“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先例,也就是分别讲述两种场景。那么在歌曲演唱中“花开两朵”的具体表现方式就歌手对唱。

第一位出场的是女主角,她歌唱的是采集卷耳的劳动场景。在歌唱的同时,还要配上肢体动作,做出边采集卷耳边踮脚眺望的样子,以此表达对远方征夫的期盼和思念。

卷耳

诗中的卷耳就是我们熟知的苍耳,在农村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草类,苍耳子也是孩子们的玩具之一。采苍耳的是一位姑娘,她身边放着一只前低后高的浅口筐。她辛勤地采集苍耳,可是采了又采(“采采苍耳”),忙活了半天还没有采满,干脆把筐放在路边停下来休息。其实苍耳因其特殊的繁殖方式,基本上是一大片一大片地生长,而且每株苍耳上长的苍耳子很多,熟练的话采摘很快。如果嫌麻烦还可以割取整株打果实,这样效率更高。那姑娘为什么这么慢?因为她有心事,就是想念出门在外的丈夫(“嗟我怀人”)。所以与其说姑娘勤劳农事,还不如说姑娘是借采苍耳这个理由到路边等待丈夫的归来。

接着出场的是男主角,他歌唱的是旅途中的场景。在歌唱的同时,也要配上一系列动作,做出登高远望、举杯饮酒的样子,以此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这位男子骑着骏马,带着仆人,行李中装着讲究的酒杯——金罍和兕觥,还带着美酒。这么大的出行排场,想必男主角不是位达官贵人就是富家子弟。他登上高山却望不到故乡,满心思念斟满酒杯一饮而尽;他又登上高冈,可是距离家乡仍然很远,再饮一杯解乡愁;不甘心的他再次登上山顶,马儿早已累倒,仆人也已累垮,美酒已经喝光,此情无计可消除,唯有声声长叹。

这样的解释虽然有点别出心裁,但是《诗经》本来就是用来歌唱的,甚至可以说是先民的歌词本,那么把《诗经》放在歌舞一体的艺术表演中去理解,还原一种艺术情境,也许更加接近真实的历史吧。至少也可以提供另一种理解《诗经》的视角。

最后说说男主角喝酒的酒杯,在这小小的酒杯里隐藏着历史的信息。《卷耳》记载了两种酒杯,一种叫金罍,一种叫兕觥。金罍的金指的是酒杯的材质,不过并不是黄金,而是青铜;兕觥的兕指的是酒杯的形状,因为兕是古代犀牛一类的野兽,它也是青铜的。这两种酒杯出场次序不同,应该是应用于不同的场景或者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在《周礼》中记载罍是祭祀中供群臣饮酒用的,也是一种祭器。兕觥则普遍认为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由此可以判断出《卷耳》创作的时代应该是在西周前期。

国学经典译注丛书:诗经译注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26.2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iua.com/jszz/11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