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比较好 http://www.xftobacco.com/
这是4月17日在肯尼亚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新华社记者孙瑞博
在肯尼亚中部的奥尔佩杰塔野生动物保护区,42岁“高龄”的白犀牛苏丹静静地独自躺在栏舍内,外边是一望无际的热带大草原。
苏丹是目前全球仅有的5头北方白犀牛中的唯一雄性。为了防止被猎杀,它那本可以长到1米多长的两只犀牛角已被割去,保护区的40名持枪守卫和18名饲养员不分昼夜轮流看护。
“因为年龄太大,也怕它和其他犀牛打斗受伤,现在很少让它到野外去,已经圈养有一年多了,”首席饲养员穆罕默德·多约无奈地说。
在肯尼亚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温斯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孙瑞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过度猎杀,生活在苏丹、中非等赤道以北非洲地区的北方白犀牛濒临灭绝。苏丹,这头北方白犀牛就是当时从苏丹南部被捕获的,后来一直收养在欧洲的一家动物园。
2009年,苏丹与另外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尼及两头雌性北方白犀牛从捷克被运到肯尼亚这片300多平方公里的保护区,以期能促其自然繁衍。
然而,6年多来,始终没有喜讯。更不幸的是,去年10月,苏尼去世;同年12月,美国一家动物园的另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亡,全球仅有的7头北方白犀牛仅剩5头,苏丹成为唯一一头雄性。
4月18日,在肯尼亚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笼舍内进食。新华社记者孙瑞博
北方白犀牛野生种群的平均寿命为40岁,年老的苏丹繁殖能力不言而喻。保护区的那对北方白犀牛母女,以及另外两头分别养在美国和捷克的雌性也都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自然受孕。
保护区总负责人理查德·瓦因说,这些犀牛都没有长时间在野外生活过,而且因为年龄、近亲等原因,自然繁殖已经不太可能。
“如果一个物种只剩下五六只,你可以想象帮助其繁育的难度。毋庸置疑,它们将会灭绝,苏丹也许明天就不在了,”他说。
4月17日,在肯尼亚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雌性北方白犀牛“纳金”(右)同一头南方白犀牛“交流”。新华社记者孙瑞博
瓦因说,当前拯救北方白犀牛的最后希望就是人工繁育。一种方法是体外受精,即取出雌性的卵子,与世界上现存少有的冷冻北方白犀牛精子受精,然后植入南方白犀牛体内代孕。
南方白犀牛与北方白犀牛同为白犀牛的两个亚种,两者外表、体型基本相似,都为宽吻犀,一个明显区别是北方白犀牛耳边长有毛发。更重要的是,目前全球南方白犀牛有2万多头,主要集中在南非,对研究而言,具有一定数量优势。
4月17日,在肯尼亚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守卫守护着雌性北方白犀牛“纳金”。新华社记者孙瑞博
不过,瓦因介绍,这种技术还未在犀牛身上做过研究,且实施需要大量资金,研究人员计划先在南方白犀牛身上开展试验。他表示,即使资金和技术到位,成功代孕也还需要两年时间。
瓦因说,另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法就是用北方白犀牛的精子与雌性南方白犀牛杂交。“这是一个无奈之举。虽然它不完美,但总比没有好。”
在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拯救北方白犀牛的同时,他还指出:“目前在非洲大陆上,野生犀牛的被盗杀率仍然很高,如果我们再不行动,北方白犀牛的悲剧还会发生在其他野生动物身上。”
新华社记者邓耀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