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犀牛才不是爱情圣经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81.html

陈佩斯曾经在采访里明确的说,希望日后人们把他忘了。把他忘了,就说明时代有新的艺术,更好的艺术出现了。如果过了几十年,还有人不断提起你,那说明艺术界出问题了。

而从年首演,到年的今天,《恋爱的犀牛》在这二十年里,不断被提起。

它以小众文化的身份“出圈”,作为商业成功的典范被传颂。比它深刻的没有它亲民,比它亲民的没有它锋利,比它锋利的没有它隽永。

不论从哪个维度来讲,《恋爱的犀牛》都如此难得。不论你在任何时候看到这部话剧,都不会有任何时空上的隔阂。

它没有任何政治隐喻和现实嘲讽,而爱情和理想永不过时,所以它始于“先锋”,长于“流行”,成于“经典”。

那么《恋爱的犀牛》到底有多好?以至于我们迟迟无法拥有更好。

1

“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情,

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

抛开剧场里的场域设计和视点,抛开剧场外的营销话术和人群,单说故事本身。

两场无望而坚决的单恋,就是《恋爱的犀牛》的全部——马路爱着明明,明明爱着别人。

如果没有真正看过剧本或者剧目,这句简介实在非常劝退。但其实,我一直不认为《恋爱的犀牛》就确凿无疑仅仅是一部爱情剧。

这句简介的重点不在“单恋”,在“无望而坚决”

我迷恋马路的鲜活,他多么可爱。他所坚持的,正是我们在城市生活中最先放弃的。他所追求的,正是我们在权衡利弊后最先丢失的。他所拒绝的,正是我们在日复一日的习惯中最先妥协的。

忘掉她,忘掉她就可以不必再忍受,忘掉她就可以不必再痛苦。忘掉她,忘掉你没有的东西,忘掉别人有的东西,忘掉你失去的和以后不能得到的东西。

忘掉仇恨,忘掉屈辱,忘掉爱情,像犀牛忘掉草原,像水鸟忘掉湖畔,像地狱里的人忘掉天堂,像截肢的人忘掉自己曾快步如飞,像落叶忘掉风,像图拉忘掉母犀牛。

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情。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

不要忘掉她,不要放弃她,不仅仅因为她是不同的,唯一的,柔软的干净的天空一样的,甜蜜的忧伤的,如同温暖的手套和冰冷的啤酒。

更因为她是这日复一日平静的,毫无波澜的,僵化的,平庸的生活中,最不可捉摸的那部分。

哈金在他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过:“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想要做底层的代言人,可是后来发现,你只能代表你自己,只能写最让自己感动的东西,而最个人的,也就是最普世的。”

马路这疯狂的、糟糕的、不计后果的、完全私人的一场爱情,恰恰就是最个人的那种——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经历的,但是它所带来的共鸣绝对不是仅限于爱情的。

马路在最后说,这是一场斗争。

当年坐在剧院,听到这句话,我也在心里应和,没有错。我们终其一生,不过就是与僵化的生活和平庸的自己斗争。

为什么马路疯狂的爱着明明?因为明明不爱他。

三流心理学家会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总是爱着不爱我们的人?因为人就是贱。

胡扯。

因为马路不是在「过分夸大明明和其他女人的区别」,他是在强调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而已。

这是一场和明明无关的爱情。

他爱上的是一个遥远的可能性,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下一秒,是一场天气和空气湿度所不能改变的出征,是梦的干燥和想的阴潮。

杜拉斯有一句话,很适合作为这场剧的中心思想: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01《恋爱的犀牛》

作者:廖一梅

出版社:湖南文艺-08-01

定价:¥56.0

中图价:¥39.2

2

“我知道你一直害怕自己会对生命有所要求。”

当年二刷了《恋爱的犀牛》之后,我就去买了编剧廖一梅的所有作品(还好不多),第一本读完的就是《琥珀》。

《琥珀》的故事其实很俗套。小优为了这一颗曾经的爱人的心脏,接近了接受心脏移植的高辕,两个人在一起了。但是这件事情最终被高辕发现。

怎么说呢,故事本身比《恋爱的犀牛》复杂了一点,但是……也更加狗血了。

可在廖一梅手中,它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生命力。

剧本自有其魅力,你会发现它和其他形式的文字作品不太一样,它就是有那种力量,让人想要高声读出来的力量。

一直蜷缩着的力量在剧本的最后两页轰然炸开,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个人住,就在空荡荡的房间读起小优的台词,读那段奥菲欧和尤里狄茜的故事。

在结尾,高辕说:“因为你,我害怕死去。”

其实高辕和小优都没有获得幸福的天赋、也没有幸福的能力。

廖一梅在手记中写,她有了孩子之后,感受到了自己的生命跟世界的融合,她从一个自由自在的任性女人,变成一个牵肠挂肚的母亲。她惊讶的发现,自己对死亡产生了恐惧,竟然有了想要永远活着的念头。

这个孩子就这样改变了她,也改变了剧本的最后走向。

“我知道你一直害怕自己会对生命有所要求。”只是前半句,它的后半句是:“但是,我们活着,我们相爱,我们就不能害怕被伤害。”

02《琥珀》

作者:廖一梅

出版社:湖南文艺-08-01

定价:¥52.0

中图价:¥27.0

3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

遇到爱,遇到恨,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柔软》是廖一梅“悲观主义三部曲”的终结篇。

在讲完希望和死亡之后,她终于要讲一讲生命本身。

其实这部剧本里,我最喜欢的部分不是剧情和那些对生命发出的提问,而是表达本身。

我们都知道,「爱」、「喜欢」、「快乐」、「悲伤」等等这些词汇,都已经在网络时代被用滥了,它们和辞典里,和课堂上,已经完全不是同一个词。这样的结果是,使用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可能与我们所理解的南辕北辙。

「爱」已经不沉重了,「悲伤」也不够真实。

可是在廖一梅的剧本里,不管当事人们有多少轻狂的妄想,浅薄的思虑,爱都还是爱。

03《柔软》

作者:廖一梅

出版社:湖南文艺-08-01

定价:¥56.0

中图价:¥39.8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人们痛恨流行文化,不是因为它毫无意义,而是因为它太过有力”。

《恋爱的犀牛》从先锋到经典的过程,正是人们从它的表层,最终去到深处的过程。

昨天看到乌镇戏剧节的票务信息,惊觉它已经到第七届了。

小众足够好,最终会成为大众。

还有两本廖一梅的非剧本作品也一并放出~

04《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作者:廖一梅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10-31

定价:¥38.0

中图价:¥25.8

05《悲观主义的花朵》

作者:廖一梅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07-01

定价:¥42.0

中图价:¥18.1

小图今天的推荐就到这里啦

欲购更多好书

请猛戳“阅读原文”

主编丨木月

文案编辑

虫子

美术编辑

菜菜

图片来源

中图网网络

声明:图书价格以网站实时价格为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在看,做一只苏门答腊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iua.com/jsly/5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