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久治不愈原因 https://m-mip.39.net/nk/mipso_4861589.html
小树专栏
粉丝来稿
「粉丝来稿」之剧本围读会
以下是来自李女士的投稿:
爱的尽头是什么?
11月29日,我有幸被抽中,参加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的剧本围读会。首期剧本围读会的主题是“爱”。围绕了这个主题,围读会选取了莎士比亚《罗密欧与茱丽叶》的节选及孟京辉《恋爱的犀牛》的节选。然而两部剧的主人公的命运都以悲剧收场。前者中罗密欧与茱丽叶双双殉情而死,后者中男主马路绑架了女主明明,并杀死了自己饲养的犀牛。对这些角色来说,为什么爱的尽头是死亡和绝望?
我认为主办方选择这两出剧本的用意是极深的。两部剧看似非常相似,都是以爱情为起点展开一切戏剧冲突,都以悲剧作为收尾。然而两部戏探讨的内核又是完全不同的,《罗密欧与茱丽叶》歌颂爱,赞美爱,鼓励爱。而《恋爱的犀牛》则给人警醒:爱人,更应该首先爱自己。
如果我们不以戏剧的眼光,而是以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来看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假如罗密欧和茱丽叶脱离了彼此的家族,在英国一处小镇住下来,生儿育女。那么他们的生活会幸福吗?在17世纪,即使是茱丽叶这样的贵族女性,脱离了家族的经济支持,也难以经济自立。可以想象,婚后,他们一家的生活全部要依靠罗密欧一个人。而罗密欧如果没有蒙太古这个姓氏,就意味着他没有任何资格继承蒙太古家族的土地、财产。他们将面临的是细碎生活带来的压力,而爱情也会在疲于奔命中被消磨得一干二净。
假如明明放弃了自己的铁石心肠,接受了马路的爱情。他们的结局会是快乐的吗?马路终于如愿所偿,但却发现女神一般的明明,也有着凡人的吃喝拉撒,顿时失望至极。(参考李敖与胡因梦)最终,只能以分手或离婚收场。
这样看来,罗密欧与茱丽叶因爱而死,倒不失为一个更好的结局。虽然他们的肉体消亡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得以永存。而马路选择了绑架明明,也会是于他而言唯一的结果。也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马路得不到明明,不是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这段求而不得的单恋呢?因为马路不仅疯狂爱上了明明,也爱上自己的疯狂。没错,正是这种疯狂让他寻找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所以他不会停止他的疯狂,他只会继续疯狂下去,直到他无法再从疯狂中获得快乐,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永不满足的是欲望,永恒的才是爱。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滋生新的欲望,一层又一层,一件又一件,就像一个没有尽头的无底洞,献出一切也无法去填满。爱是不同于欲望的,《圣经》中这样定义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爱是永无止息。
罗密欧与茱丽叶的爱情在没有变成欲望之前就以凄美的死亡而戛然而止是幸运的。这种凄美之感正是这部莎士比亚经典剧作受读者喜爱的原因。而马路的爱情则一步步堕落为欲望,把求而不得的痛苦转化为愤怒、疑惑,甚至是暴力。虽然都是以爱情出发,但是他们选择的道路是不同的。
爱的尽头到底是什么呢?我想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我认为,主办方选择将这两部戏放在一起围读,想要的正是这种一正一反的对比效果,给读者和观众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思考。
作者:李女士
感谢这位围读会的参与者给小树投稿,
期待下次再见!
12月份的演出/活动投稿现已开启,
投稿及评选方式见:
希望有更多的小伙伴
将你们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艺术,触手可及
----------------------------------
「生机,诗意,未来」
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
我们用心对待每一次相遇
--------------------------------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