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治得好 http://pf.39.net/bdfyy/
医药云端工作室:挖掘趋势中的价值
行业政策∣市场准入∣营销合规
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云中鹿
原料垄断涨价成风
阿司匹林原料药苯酚从元/kg涨到00元/kg,暴涨99倍;同一时段内的马来酸氯苯那敏(俗称“扑尔敏”),价格从元/kg飙升到元/kg,一个月里飙涨58倍——《钱江晚报》年8月的一篇报道再度刷新了原料药涨价的最高纪录。
作为原料药生产大国之一,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共有相关生产企业多家,可生产原料药约种,年产量达多万吨。然而,如上描述的部分原料药品价格短期内非合理大幅上涨的局面,在近几年内却屡屡出现。
据《时代财经》报道,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曾透露,中国的成品药有种原料药,其中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仅两家可生产,有10%的原料药只能由个位数的生产企业生产,另外一家原料药最多可对应家制剂企业。生产资源极度集中导致垄断的种子就此埋下。
面对“高烧不退”的原料药涨价风波,国家近期正持续出手整治。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月2日公布的消息,河南九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尔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等两家扑尔敏原料药生产企业因实施垄断行为,被依法处罚.14万元。
“原料药涨价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原料药市场由于缺乏充分市场化,从而导致的持续恶性竞争。”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如是向时代财经表示。
年间,郭云沛曾赴多地调研原料药涨价之事,调研后他发现,其实很多药企更为担忧的,是目前国家组织“4+7”试点带量采购背景下,国家价格谈判后,企业将药品价格降至最低点,但面对可能出现涨价的原料、辅料,企业该何去何从?
带量采购下药企忧涨价
尽管国家相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采取行动打击原料药垄断、弥合原料药生产局面,但目前整个市场格局在短期内依旧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在当前国家带量采购背景下,多种常用药、低价药价格降至历史最低,不少企业对原料药涨价不禁忧心忡忡。
郭云沛在调研过程中就碰到过一个实例。年12月,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以0.元/片的价格中选,考虑到单一货源承诺以及提前预付款,当时京新药业认为,即便是上述低价仍有钱可赚。但意料之外的问题却发生了,由于生产该药片的一种原料价格由原来的0元/kg上涨至元/kg,药片生产成本随之水涨船高。
为此,京新药业只好先尽量从管理上去压缩该药品的生产成本,但同时,该企业一名副总也向郭云沛坦言,希望整个行业能
上述问题或正在爆发。就在1月3日,上海药事所网站发布通知称,尼美舒利口服常释剂型为上海市医疗机构第二批集中带量招标采购品种,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尼美舒利分散片(mg×20片/盒)自愿以带量采购中标价格供应。现因成本上涨,企业提出无法按原价继续供应,经研究决定,自年1月7日起取消该药品采购资格。
自年底以来,上海一共开展了三期带量招标采购,尼美舒利口服常释剂型为第二批采购品种,根据年10月10日公布的最终中标结果,湖北舒邦药业有限公司为尼美舒利分散片的唯一中标企业,上述所提规格的药片中标价格为17.51元/盒。
而后,鉴于康芝药业的药品在上海市第二批带量招标中,其产品为质量入围药品,尽管未最终中标,但康芝药业的尼美舒利分散片自愿降价销售,所以在上海市第二批的带量采购中,康芝药业拥有销售资格。
但两年多后,康芝药业却主动提出成本上涨无法原价供应,在现下当口,实在耐人寻味。对于通知中所提及的成本上涨具体所指,1月4日,时代财经多次致电康芝药业证券部、董秘办等部门,其相关人士均未明确对此进行回复。
不过,据e公司报道,有医药界人士对此表示,决定药品成本的最关键因素是原料的供应和价格,中标企业如果原料不自产,那上游一涨价或者供应不上,履约就会出现问题。“小品种还好,如果是全国市场的大品种,其它没中标的企业可能都没有大的生产计划了,原料场地都没准备好,短期内市场的供应都难以得到保证。”上述人士指出。
适合人群:药企董事长、总经理、营销负责人、市场准入负责人、医药投资者
电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