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濒危的犀牛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885172.html

约翰内斯堡附近狮子和犀牛动物园里的圈养犀牛。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分社2月27日电(记者于大波)犀牛被视为南非的“国宝”级动物,犹如中国的熊猫。然而,南非的犀牛远没有中国的熊猫幸运。

  由于遭受肆无忌惮的猎杀,南非的犀牛正在面临灭顶之灾。特别是近几年,猎杀犀牛之风愈演愈烈。从2007年至今,南非被猎杀犀牛达头。尽管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但犀牛被猎杀的数字每年仍迅猛增长,年年创历史新高:年被非法捕猎的犀牛为13头,以后逐年增长,到2011年,猛增至448头,2012年上升到668头,2013年飙升至1004头,2014年又增加至头。

从处处可见到踪迹难寻

 据调查,全球野生犀牛只有约2.5万头,其中约80%生活在南非,而南非境内的犀牛又主要集中在该国东北部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的克鲁格国家公园,数字约为1万头。南非一头母犀牛自然状态下一生只能生产5至6胎,种群繁育较慢。

 犀牛和大象、狮子、野牛及金钱豹一起被列为南非的五大动物(Big Five),其中犀牛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几年前,记者到克鲁格国家公园看动物,很随意就能看到犀牛,而且经常看到其乐融融的一家几口,即便是近距离观赏,犀牛也不害怕。但最近记者再到那里,犀牛已是踪迹难觅,偶尔看到的几乎都是形单影只的犀牛。稍有动静,犀牛撒腿便跑,似乎是因为常年的猎杀已使犀牛变成惊弓之鸟,自我保护的本领明显见长。

  公园管理人员马鲁西对记者说,克鲁格国家公园是猎杀犀牛的重灾区,2014年,该公园就损失了头,占了全国被猎杀犀牛总数的近一半。“也许用不了多少年,你再来克鲁格国家公园时,别说犀牛,恐怕连犀牛粪便都见不到了,”马鲁西不无悲观地说。

  此话并非耸人听闻。南非环境部长埃德纳.莫莱瓦(Edna Molewa)去年在接受CNN采访时警告说,如果猎杀犀牛的势头不能有效遏制,到年南非的犀牛将灭绝。

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的野生犀牛。

犀牛角真的那么神奇吗?

犯罪分子猎杀犀牛的目的是索取犀牛角。据称犀牛角有“神奇”的药用价值,甚至可以治疗癌症,因此在黑市上价格贵过黄金。据悉,1公斤犀牛角在黑市在可买7万至8万美元。

此外,犀牛角也是制作贵重工艺品的材料,在东南亚各国备受推崇,能拥有犀牛角制作的工艺品,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按中医观点,犀牛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定惊安神的作用,主治伤寒温疫、呕吐、水痘、发烧、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衄血、下血、痈疽肿毒等疾病。除了中国外,在东南亚和整个中东及远东地区,用犀牛角治病也是由来已久,犀牛角也被誉为“灵丹妙药”。

 几年前有报道说,越南政府一名部长罹患癌症,在西医无力回天的情况下,他服用了犀牛角,竟奇迹般康复。消息传出,整个越南把犀牛角视为“神物”,不惜代价获取犀牛角,结果导致越南的犀牛绝迹。在猎杀完本国的犀牛后,越南的不法分子把魔爪伸向了国外,特别是南非。据悉,越南已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犀牛角黑市。

针对犀牛角所谓的“神奇”药效,西方科学家多次进行研究,但并没有获得有力的佐证。他们发现,犀牛角与其他动物的角并没有多大差别。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的传统药物专家斯蒂夫对记者说,从对动物的实验上看,犀牛角并没有药用价值,所以南非人和西方人根本不相信犀牛角能治病的传说,“如果说犀牛角能治癌症,那更是没有根据”。

 其实,犀牛角的“神奇”作用更多的是“误传”,很少有人亲身体验。记者认识的一位在南非旅居多年的华人朋友对犀牛角并不买账,因为他曾因为感冒发烧服用过犀牛角,不仅无效,反而病情加重,最后还得去看病吃药。他深有体会地说,“在没有确凿科学根据的情况下,人们仍把犀牛角吹得神乎其神,这无疑刺激了市场需求。现在有必要把犀牛角拉下‘神坛’,恢复其本来的面目,这或许是保护犀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的野生犀牛。

为何猎杀犀牛久禁不绝?

 如果说南非保护犀牛不力,恐怕有失公允。客观地说,南非政府对猎杀犀牛现象还是非常重视的,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甚至出动了军队参与围剿偷猎者。去年,南非进一步加大打击猎杀犀牛的力度,共逮捕名参与猎杀犀牛的犯罪嫌疑人,比年增加43人,对这些嫌犯的判罪率也有所增加。

但为何猎杀犀牛屡禁不止?南非环境部长莫莱瓦在最近发表的保护犀牛白皮书上分析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国际市场对犀牛角的需求有增无减,有需求就有供给。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犯罪分子铤而走险。

 二、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地域辽阔(相当于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又与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接壤,多数不法分子从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进入该公园偷猎,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南非执法部门无法越境执法,这使得偷猎者更加猖狂。

 三、国际犯罪集团参与猎杀犀牛,他们使用世界最先进的通讯和跟踪设备,武器也是一流的,这令南非执法人员难以应对。

 四、国际合作有待加强。事实证明,单靠南非一国之力无法承担保护犀牛的重任。从遏制国际市场对犀牛角的需求上说,有关国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堵住源头,既要严厉打击偷猎者和走私犀牛角的不法分子,也要严惩购买犀牛角的人。更重要的是,与南非接壤的邻国,要积极参与保护犀牛的行动中,与南非携手严厉打击非法偷猎。

 除了以上原因外,南非野生地保护托拉斯(theWildlandsConservationTrust)项目经理科文.麦克卡恩(KevinMcCannprojectmanager)指出,南非政府和执法部门的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非法偷猎。他说,根据掌握的情报,南非政府内有部分“级别较高”的官员参与了犀牛角走私,正是在他们的庇护下,犀牛角才得以从南非的口岸边卡“安然”运出国门。

 腐败现象还渗透了某些外交使团。南非环保人士在最近出版的“非洲和亚洲犀牛之现状、保护和贸易”报告(TheAfricanandAsianRhinoceroses-Status,ConservationandTrade)中指出,越南驻南非使馆的一些官员也参与了买卖和贩运犀牛角的行为,其中一位官员在事发时还动用了“外交豁免权”,以逃避被捕。

约翰内斯堡附近狮子和犀牛动物园里的圈养犀牛。

保护犀牛另辟蹊径

南非打击猎杀犀牛的行动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打击力度越大,被猎杀的犀牛越多。显然,传统的手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南非政府开始尝试新的措施。

目前,南非正在开展“野生犀牛大搬迁”活动,即将处于高危地区的犀牛搬至较为安全的地区,其中包括邻国。据南非政府提供的数据,去年南非已将约头犀牛搬迁至邻国,另有56头犀牛也被从克鲁格国家公园搬迁至本国较为安全的地区。

南非国家公园管理局说,“犀牛大搬家”既可以有效防止犀牛被猎杀,也可以帮助犀牛加速繁殖。据管理局主席德拉米尼介绍,大迁移行动主要针对克鲁格国家公园。在迁移行动的第一阶段,将有数百头犀牛被迁移至盗猎者不易进入且更容易保护的安全地带。

南非环境部已在克鲁格国家公园内以及全国其他地区划出了一些“安全地带”。根据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南非将把生活在危险地区的犀牛逐渐迁移至这些地区,甚至有可能将部分犀牛迁移至能够给犀牛提供最好保护的南部非洲一些国家。

南非政府同时在考虑解禁犀牛角贸易,但这一主张引起较大争议。支持者认为,国际社会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禁止犀牛角贸易,但禁令实施40多年来,被猎杀的犀牛越来越多,这说明禁令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如果解除禁令,国际市场上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获得犀牛角,非法猎杀行为有望被遏制。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南非保存着18吨犀牛角,其中超过16吨由政府控制,另有2吨多在私人手上,这些犀牛角可以通过拍卖的方式出售,总价值在10亿美元左右。

但反对者指出,解除禁令无异于饮鸩止渴,不可持续,因为南非库存犀牛角有限,而市场对犀牛角的需求是无底洞。当南非库存犀牛角拍卖完后,南非还能从哪里获得新的货源?难得要宰杀活犀牛吗?如果没有更多的犀牛角供应市场,非法盗猎必然死灰复燃。

南非政府已经成立的一个由官员、动物保护专家和执法部门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对解禁犀牛角贸易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南非环境部长莫莱瓦说,南非政府将慎重考虑各方建议,权衡利弊,然后做出最科学合理的决定。

南非发起的犀牛保卫战能否获胜尚不知晓,南非“国宝”犀牛的命运牵动着人们的心。

10年后我们还能看到野生犀牛吗?这个问题不仅在拷问南非政府,也在拷问整个国际社会。(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iua.com/jsly/5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