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鋆书画院院长高德星题
前
言
江苏梓鋆书画院由鼓楼区民政局慈善协会作为业务指导单位,画院配合慈善协会开展举办慈善公益事业和艺术推广等各项活动。画院由江苏梓鋆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作为出资单位,为画院的运营策划提供支持。画院植根于人杰地灵的江南文脉之地南京,汇集了以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以及具有丰富创作经验和学术成就的著名书画家,以弘扬书画艺术为己任,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职责。积极开展围绕艺术慈善事业和当代书画艺术的研究、创作、交流与传播工作,举办多种形式的书画艺术活动,努力推进慈善与艺术的协同发展。
梓鋆书画院秉承一种文化自觉性,以传统中国画的文化精神为傍依,借鉴古人、前辈诸家,尊重客观自然与心中物象而进行艺术创作。所以我们倡导书画艺术的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推动当代书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奉献力量。
梓鋆书画院
梓鋆书画院院委名单
学术顾问
周积寅 濮存周 樊 波
名誉院长
张尔宾 叶 烂 聂危谷 王飞飞 石 晓
院长
高德星
副院长
嵇亚林 莫 雄 晏 明 许晓鹏 邹 凌
董金良 程万里 杨立奇
常务副院长
何 柳
代秘书长
杨小娇
常务副秘书长
高 更
副秘书长
舒建平 张 弛 吕锋平
常务院委
丁 明 方向乐 徐仲芳 王 魁 高久凯
张光仙 孙静松 卢韵至
院委
(院委和增补院委名单后续公布)
院办主任
徐仲芳
院办副主任
沈永翔 谭钢屏 高一宾 乔舒然 丁贵林 叶昌明
尹敏璨(韩国) 李 春 薛晓清 杨亦池 王玉平
郑 洲 陈 宬 杨阳
心有独创敢标一格
——品赏嵇亚林画作
文/任愚颖
(著名美术评论家、书画艺术家)
年盛夏,画家嵇亚林在南京博物院以“闲墨澄怀”为题举办了一个画展。画展为期两个月,每天都有观众前去观赏、品鉴,络绎不绝的人流使这个画展在南京绘画界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波澜。画展由“翎羽飞花”“莲叶田田”“草木情深”“史痕悠悠”四部分多幅作品组成,以工笔为主,兼有小写、大写。
除了荷、鸟、蔬、果等画作恬淡清雅的特色使人看了久久难以忘怀之外,我以为他的具有强烈色彩、敢标一格的“史痕悠悠”系列,更能使观众震撼。这个系列有两个内容,一是“中华珍宝”,一是“神灵之面”。这些画作的产生,也正是基于嵇亚林干一行爱一行,干就要干得好,爱就要爱得深的结果。嵇亚林曾说他从事的文博事业与文化艺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珍藏着数十万计的历代文化珍品和国宝器皿的南京博物院,更使他留恋和珍惜。面对一件件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价值连城的国宝,他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艺术地把它们捕捉到自己的画面里。他绞尽脑汁,昼思夜想,一次次实验后终于茅塞顿开。一件居世界灯具领先地位的“云纹铜牛灯”,比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发明的“铁皮导烟灯”还要早一千五百年,这件令人叹服的凝聚先人智慧的古灯,照亮了他的灵感,他以万分崇仰的心态对这件国宝凝神细思。画面上,他把灯具放在最右端,栩栩如生的铜牛、炯炯有神的眼睛、牛身上的浑元灯座和云纹穹形灯罩,和谐一体。他以赭石、墨色调成的单色敷彩,平放在古朴的深灰色几案上,凝重、端庄,千年古物在一张宣纸上复活了,嵇亚林使这件国宝闪射出熠熠光辉。他还以类似手法完成了西汉的“鎏金铜驯犀俑”,也颇引人注目。不同的是,他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题跋内容使观众产生了好奇之想。题跋中他对古物的出处一笔带过,先是从古代的犀牛皮说起,接着引用三闾大夫屈原《九歌》中的《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而后又叙述因气候变化、严重捕杀,使犀牛日渐大减……人们对这件“犀俑”唏嘘慨叹的同时,对画家以形象逼真的艺术呈现这件国宝的高超手法,更是点赞不已。
嵇亚林
年出生于东台,南京大学中国画专业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江苏当代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学委会委员,江苏梓鋆书画院副院长,建湖书画院名誉院长。曾任江苏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南京博物院首任党委书记、副院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等职。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现代美术馆、南京六朝博物馆等场馆展出,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数次赴法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作品交流展出,不少作品分别被国内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等单位和个人收藏。常有作品入选全国、省级展览并获奖。在《美术报》《中国书画报》《艺术百家》《美术界》《书画艺术》《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扬子晚报》《周末》《当代书画市场》《艺术品投资》等数十家报刊发表作品。出版有《文化行迹》《嵇亚林水墨画集》《闲墨澄怀》《嵇亚林文集》等专著,主编的有《江苏省文化艺术志》《我站在画布面前:苏天赐的艺术世界》《花开见佛—陈之佛的艺术世界》《陈之佛花鸟图稿》等专著。
作品欣赏
‖梓鋆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