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书接前文,上一讲我们讲到哪里了?讲到了李怀光和李晟奉诏前往奉天救驾,这个时候叛将朱泚顿时慌作一团,本来自己只有一镇兵马,现在却来了李怀光和李晟的两镇兵马,朱泚又不甘心放弃围攻依旧的奉天城,于是派兵增员奉天,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蔡明有句名言:一颗黑心两手准备,现在朱泚害怕勤王之师,于是一只黑手增兵京师长安,另一只黑手加紧攻打奉天府,因为如果不在勤王之师赶到之前攻克奉天,那么他做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不仅如此,朱泚将会死无葬身之地——造反、称帝、改国号这罪过难道还不大吗?造反这条路轻易不要走,一旦走上就只有抗争到底了,除非朝廷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招安了,但是招安的结果无非就变成了宋江宋公明(被朝廷毒死)或者变成明朝末年的张献忠(张献忠是个“诈降”专业户,最奇葩的一次是刚刚摆脱明军的保卫圈就投降了,投降时间不到两个小时,投降才能活命),所以能不投降就不投降,也可以说走上造反这条路意味着余生就要过着刀头添血的生活了。我之前也多次说过,此时的朱泚根本就不具备称帝、造反的任何条件,但是事实却是朱泚的确称帝了,抛开朱泚脑子进水的原因以外,他称帝的最根本原因应该就是——过把瘾就死吧。中国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发明“皇帝”这个名词一来,皇帝成为了一个普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但是当皇帝是要有资格的,显然朱泚肯定是不具备的。开国皇帝获得政权后都希望自己的后代可以世世代代做皇帝,但是这里有个bug,那就是皇帝的都是世袭的,往往朝代中期的皇帝不知道民间疾苦、再加上自己的身体、能力方面都不如自己的祖爷爷,那就会形成一种德不配位的状态,于是各地起义军不断,而朱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上的所谓的“皇帝”。但是介于唐朝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有一定的威望,所以尽管有一定的叛乱,但是不至于亡国。如果朱泚想要改朝换代、推翻唐朝,首先要做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敌人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是一回事儿),这样就获得了合法地位,唐朝皇帝就是一个傀儡,反抗朱泚的就是反抗唐朝中央政府,等有一天扫灭群雄差不多的那一天,再制造祥瑞(比如白龟啦、千年的灵芝啦、麒麟啦、凤凰啦),最后朝臣拥护,末代皇帝写禅位诏书(诏书的内容无非是朕没有能力做皇帝啦,朱泚的功劳大大滴,应该让有能力的人继承皇位,),然后朱泚退辞掉,必须要痛心疾首,(可以参考葬礼孝子哭爹)捶胸顿足,口呼:你们这是陷我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啊!!!!我怎么能谋逆呢?我是良民大大滴;皇帝一看不行啊,于是再次下旨,记住这次要比上一次更加恳切,更加恭维朱泚,但是朱泚还要推辞一番;皇帝一看不行啊,于是第三次下旨,记住这次要比第二次更加情真意切,更加恭维朱泚,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朱泚这次“勉为其难”地当上了皇帝,既然是皇帝了,肯定不能用原来的国号啦,于是改国号为“秦”,既然是皇帝了,相应的加官进爵自然少不了,比如册封皇后啦、太子啦,设置文武百官啦等等吧。以上礼仪就是所谓的禅位大礼,明明自己就是个篡权谋逆的奸臣,非要把自己当成是被别人逼迫当上皇帝的(如果是个人都拥立,为什么不拥立我?),你说搞笑不搞笑?但是笑过之后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连我这种普通人都看出所谓的“禅位”只不过是作秀而已,为什么还能在帝制时代维持千年之久?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存在即合理。皇帝这把椅子谁都想坐,我是靠篡位得到的皇位(开国皇帝都是靠篡位获得的皇位),如果部下有人CtrlC(复制)我的“杰作”,然后再当上皇帝,那我一辈子的努力不就付之东流了吗?于是不能让他们Ctrl,但是我的确是篡位获得的皇位,那好办,逼迫末代皇帝“辞职”不就可以了(用句粗话就是开国皇帝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但是很可惜,刚才说了这么多都是假设,朱泚没有这样的政治头脑,他是那种过把瘾就死的人,于是随随便便就当上皇帝了,这样也就成了众矢之的,也就是过街老鼠。朱泚当上了皇帝,这个皇帝就不能说不当就不当了(因为你已经是有前科的人了),自己只能加紧兵力赶紧占领奉天城。但是奉天城岂是这么容易就能够攻下的,于是朱泚使用了秘密武器,这个攻城秘密武器就是僧人法坚制造的巨型云梯。这种巨型云梯有数丈之高,同时有数丈之宽,云梯之外包裹着结实的犀牛皮,云梯下面装有几个巨轮,而云梯上面的平台可以站名士兵(平台站人,想想这种云梯多大)。庞然大物一旦出现,众人都惊出一身冷汗,唐德宗接到前线奏报,更是害怕的不要不要的,于是说出了与九百余年前刘邦经常说的一句话一样的话:为之奈何?为之奈何??(怎么办?怎么办??)这也难怪唐德宗会发出如此地感慨,毕竟唐德宗一辈子养尊处优、锦衣玉食,忽然莅临战场还看见这种巨型云梯,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是云梯就像困难一样,不是你害怕他就会自动消失,正在唐德宗惊慌失措之时,浑瑊此时挺身而出,向唐德宗分析道:臣看那云梯运行起来非常沉重,但凡重物,就容易陷进土里,臣以为应该在云梯可能通过的路下面挖好地道,然后堆好易燃物品将其烧毁。浑瑊不愧作战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将。一眼便看穿了巨型云梯的弱点,这种遇事临危不乱的性格我认为是成为一代名将的关键因素,如果遇事不能冷静思考,那他注定不是一代名将啊,幸运的是浑瑊的分析是非常正确的(巨型云梯再大也是木头做的啊。既然是木头做的,用火烧自然而然没有错)。这个时候神武军基地司令韩澄接话说道:云梯这种雕虫小技,陛下不必担忧,微臣自有应对之策。韩澄马不停蹄,登上奉天城墙,巡视奉天城墙一周后,他向唐德宗奏报说:陛下,微臣巡视奉天城后推测叛军用云梯攻城的方向应该是奉天城的东北角。唐德宗急忙询问道:准确吗?韩爱卿,你是怎么推测出来的?韩澄:回陛下,微臣巡视奉天城一周后,发现奉天城东北角比较薄弱,根据趋利避害的原理,微臣估计叛军会用云梯在东北角攻入。唐德宗问道:这有何用?韩澄并没有多说一句话,而是前往距离东北角三十步远的地方,命人挖好地道,地道里面存有大量的油膏、松脂、木柴等易燃品,就等朱泚前来攻城。十一月十四日,朱泚大军开始攻城,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叛军并没有攻打东北门,而是南门。可以说韩澄扑了个空,那么朱泚是不是就能以此为契机占领奉天城呢?唐朝君臣该走向何方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最后补充一点,我是一个27岁的男孩,喜欢历史,看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