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天鹅,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白天鹅,尤其是俄罗斯国家剧院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在全球巡演之后,更加让人们喜欢洁白无瑕的白天鹅。
人们为什么喜欢用“黑天鹅”与“灰犀牛”这种自然界的动物,来比喻我们生活领域所发生的的各种意外和突发事件呢?“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件”是怎么来的呢?又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如何面对与预防“黑天鹅事件”和“灰犀牛事件”发生在我们身上?
据说在17世纪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在澳大利亚发现第一只黑天鹅之后,这个“天鹅都是白的”就不攻而破了。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天鹅是白色的,事实上也的确是白天鹅多。
中国企业生产的洗衣机中就有一个品牌叫“小天鹅”,据说产品质量和销售业绩都还不错。这个品牌的商标有时用白色的天鹅图形,有时用蓝色的天鹅图形,广告语是“全心全意小天鹅”。
黑天鹅长什么样呢?我反正没有见过,但肯定不是黑鸭子。
由于黑天鹅比较稀有和难以预见,“黑天鹅事件”常常被喻指那些不寻常发生且易引起连锁负面反应的意外事件和不可控风险。比如中国的房价和股市就随时可能出现“黑天鹅”,当泡沫越来越大的时候,不知道那一头“灰犀牛”路过,泡沫破裂与市场崩溃就可能随时会发生。
国外比较出名的“黑天鹅事件”就是美国次级贷事件和事件,次级贷事件导致全球金融危机,事件直接把恐怖组织的隐蔽性被公开放大,全世界范围内都弥漫着不安全感。世人皆知的“马航M失联”即是黑天鹅事件,中国浙江发生的高铁脱轨也是“黑天鹅事件”。
既然“黑天鹅事件”防不胜防,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需要了解“黑天鹅事件”的特点,以静制动或以动制动,以灵活的预判抓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黑天鹅事件”具有较大的意外性,不走寻常路,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大,事件发生后的马后炮非常多,问责或刑拘都非常常见。比如天津大火、上海胶州路大火、兰州石化油罐爆炸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都被定义为“黑天鹅事件”。
灰犀牛则是另外一种动物,它的名字也被认为定义为一种事件,与黑天鹅形成了互补性差异。
灰犀牛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体型笨重、反应迟缓的动物,当你看见他的时候觉得离你很远,灰犀牛却在你毫不在意与猝不及防的瞬间向你狂奔而来,直接把你扑倒在地,伤害自是难免。
灰犀牛比黑天鹅更可怕,因为它的外形隐藏了它的攻击性,容易让人放松警惕,最终却在瞬间酿成灾祸,无法补救。如果说“黑天鹅”是出人意料之外的偷袭,“灰犀牛”则是趁人不备时快稳准狠的狂扁。
我之前的一个同事潘志强先生写了一篇MBA案例讨论文章,他认为贾跃亭事件就是一个“灰犀牛事件”。我遂想,外资撤离中国,中国老百姓海外移民,雾霾等等是不是“灰犀牛事件”?“灰犀牛事件”相对于“黑天鹅事件”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交通事故”是灰犀牛还是黑天鹅呢?不同环境下发生的不同类型交通事故很难明确定义为是黑天鹅和灰犀牛,因为黑天鹅常常在灰犀牛头上飞,两者交织的现象也比较多见。每一个“黑天鹅事件”背后都有一头正在行走与奔跑的灰犀牛。
著名的管理学家米歇尔渥克在他的《灰犀牛》一书中提出了应对“灰犀牛”风险的策略。他认为首先要正视问题,其次要分析问题,再次要查缺补漏解决问题,最后要居安思危或居危思危进行预防预警。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也无法治愈一个认为自己没病却病入膏肓的人。无知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不知道自己无知,正确的态度则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是为知也,也是诚实。
在管理哲学方面,我们儒家、道家思想不比西方科学管理思想落后。尤其是中国人在动心眼方面有天然优势,只是阴暗面太多,腹黑者众,伪善者芸,这是东西方管理文化的差异,因此在中国更容易发生“灰犀牛事件”,最常见的就是“杀熟”。老乡见老乡,奔来应该是两眼泪汪汪,谁知背后来一枪。
相对于欧洲和非洲,中国的黑天鹅与灰犀牛更多一些。
中国人不是一个健忘的民族,尤其是对于仇恨和伤害,尤其是悲剧性事件和灾难性事件,我们记得很清。我们容易记仇,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我们却很少吸取教训,经常重复犯同一个错误。比如在贪污腐败干部的选拔与任用上,就隐藏着非常严重的“灰犀牛”危机。股市也是如此,在年可能会出现灰犀牛,也可能会出现黑天鹅。
老婆跟别人跑了,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呢?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不告而别的私奔,就是黑天鹅,比如王功权;如果是一夜情或者婚内出轨没被发现之前就是灰犀牛,东窗事发以后对于受害者就是黑天鹅。比如文章与姚笛、马蓉与宋喆、白百何与男模、王昊与李小璐。
也不能总拿娱乐说事,中央在打老虎与拍苍蝇,老虎就是灰犀牛,苍蝇就是黑天鹅,黑天鹅是萝卜,灰犀牛是泥,拔出萝卜带起泥。泥可能是汪洋,也可能是大陆,肯定不是孤岛,尽管孤岛有时连接着大陆。
国际地缘政治一直影响着中国境内的灰犀牛与黑天鹅,但是中国政府有着特色的执政智慧,攘外安内并举,不怕事更不惹事。国内通过精准扶贫进行安抚民意维稳,国外通过一带一路进行拓展疆域,这是能看得懂的地图与心路。
房价是灰犀牛还是黑天鹅?美国、日本都经历过房价泡沫对经济增长的阵痛性伤害,中国房地产的泡泡越吹越大,但是政府有智慧不让泡沫破裂,也也是一党专政的好处,即道理自信和理论自信。
在我看来,房价连四五线城市都已经逼近万元大关,实属不正常。房价是典型的灰犀牛,尤其是对于拆迁户而言,手里拿的是房票,不是现金,只能买房。鉴于补偿心理在发挥作用,人们不自然的下意识自觉助推房价上涨。
除此之外,居民养老和社会保障也是一头灰犀牛。当退休潮大面积爆发的时候,养老金集中兑付的局面一旦出现,就会是一头非常凶猛的灰犀牛。这也是为什么要推迟退休年龄和国企10%的资产收益划入养老账户的深层次原因。
黑天鹅有哪些呢?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不用说,这都是典型黑天鹅。创业者跳楼、程序员自杀、空巢老人喝药上吊很多天才被知道、性侵、家暴、企业家猝死、癌症突袭等等不可控的不确定风险都是黑天鹅。
中国境内的和天鹅和灰犀牛,未来已来。
当挪亚建造方舟的时候,没有人相信洪水会毁灭整个世界。
当以色列人把他们的王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犹太人怎么也想不到悔改与拯救的福音信息会传到外邦。
当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时候,各国都不愿意接纳以色列难民,德国佬怎么也想不到中国上海会敞开胸怀接纳这些走投无路的犹太人。
当很多人都买涨不买跌的时候,股市上的散户和市场上的游资怎么也想不到专业投资机构正在抄底,做空和做多本来就是辩证性博弈。
当很多一二线城市在限价限购的时候,三四五六线城市开始启动投资性置业的风口。通过老城棚户区改造的拆迁政策,启动了另一个人群的刚性需求。
黑天鹅一直在头顶盘旋,黑犀牛一直在门口的眼皮底下游走。悲剧的发生不是没有看到风险与危机存在,而是冷漠的心让人熟视无睹,任由事态恶化,而自身也被裹挟着随波逐流。
黑天鹅考验人的怜悯之心,灰犀牛挑战人们的警惕性。当未来必来,有谁能够把弱点转化为特点?又有谁能够化局限为无限?还有谁在危机中居安思危并转危为安?
不义的仍旧不义,圣洁的依然圣洁。好人不长寿,祸害活不了万年。假如挪亚方舟的事情再次发生,有多少人能进入方舟?假如马航再次失联,有多少人选择不搭乘航班?假如我们的语言没有被变乱,互联网是不是我们正在筹建的巴别之塔?无现金时代日益逼近,互联网风险咫尺之间,人们如何平衡好科技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外来打工者什么时候才能够不被歧视,可以让“居者有其屋”并实现租售并举的边际延伸权益?
未来已来,我们并没有准备好!
耶利米写出了哀歌,被称为流泪的先知。他哭什么呢?他是因为他自己的遭遇和境遇悲伤吗?不是,他是为他所爱的百姓,他不忍心他的同胞被罪恶所毁灭,他希望更多的人得到救赎,但是一个都没有。他所传的有谁信呢?
黑天鹅与灰犀牛虎视眈眈,有多少人心存敬畏并警醒预备?还是依然浑浑噩噩,吃喝玩乐?
我们的生活里面,除了黑天鹅与灰犀牛,还有一头遍地游行的狮子在寻找可吞吃的人。当美国在开始减税的时候,我们正在推进房产税的立法进程。房产税是黑天鹅还是灰犀牛呢?
狼来了喊了这么多年,狼的身躯正像一头灰犀牛一样越走越近,吓着你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