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本人口老龄化

了解下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92119.html

7月23日,好未来、新东方、高途等教育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史无前例的断崖式暴跌,教培类企业市值一日蒸发过千亿。

无风不起浪。资本市场向来敏感,聪明的资金早已嗅到政策风向。根据张坤披露Q2持仓信息,不难发现其已在Q2彻底清仓Q1期间持有的好未来等教育股。

7月24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双减"政策已正式印发,并公布政策全文。随后,各教育公司均表态全力配合支持政策实施。

此次“双减”政策并非由教育部发布,而是中办、国办下发,监管规格之高、决策层意志之坚决,毋庸置疑。

同时,有理由相信,此次“双减”政策不过是应对人口问题的系列组合拳之一,后续各类政策灰犀牛会狂奔而来。而中产阶层则是最容易被灰犀牛踩踏的群体。

1.人口问题:无能为力的挣扎

“七普”数据有悲有喜,喜的是中国目前仍然是人口大国,享受“人口红利”,悲的的是生育率水平低,人口结构逐渐老化,如不突破中产收入陷阱,极可能陷入“未老先衰”的境地。

解决人口问题,一言蔽之就是提高生育率。目前我国生育率为1.3,生育率水平处于世界范围内最低之列,而正常的人口更替,生育率需要达到2.1。

国内人口生育率暴跌,当然和计划生育政策不无关系,却不是首要的原因。

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亚洲、还是欧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女性获得更多的职场机会,女性生育的成本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要高;同时社会价值观更加开放、多元,结婚、生育不再是必选项,叠加避孕技术的普及等因素,全球生育率不可避免地持续下跌。

换句话说,生育率水平低,甚至可以某种程度上说明社会对女性更加友好,女性不再被生育捆绑,获得更多的自由。

欧美的人口问题同样严峻,不过诸如美国、德国、法国这类发达国家,家底子厚实,一是可以采取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比如生育补贴、托儿服务社会化等,尽可能地提高育龄女性的生产意愿,二是采取开放的移民态度,吸纳青壮年移民入籍,从而优化人口结构。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人口问题更加棘手。

首先,采取鼓励生育的激励手段(生育补贴、社会托儿服务)需要花费真金白银,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量级,这是一笔天文数字。不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大问题。问题在于,这些用财政资金降低生育成本,鼓励生育的手段成效并不显著,以欧美为例,数据显示即便采取上述正向激励措施后,并未大幅提高女性生育意愿。其次,东亚国家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我们也没办法放开移民政策。

全球范围内,生育率一旦暴跌,都没有再次拉回人口更替水平(生育率=2.1)的成功先例。不过问题再艰巨,总要试着解决。开放三胎,是“七普”之后第一个重磅政策,虽然实际效果几乎等于零,但这是一次重要的政策导向,足以向外界释放决策层对人口问题的态度。

“双减”政策旨在提高人口生育意愿,解决人口结构问题,一方面再次释放出决策层对人口问题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iua.com/jsjj/7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