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简称狮,是猫科豹亚科豹属狮亚属的一种,总共有2个亚群。是猫科动物中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物种,雄狮有鬃毛,雌狮没有。
狮子的起源,是在12.4万年前的非洲东部和南部,直到2.1万年前,狮子冲出非洲,走向世界,最远的狮子走到了亚洲的印度等地。
科学家将狮子称为猫科动物中进化得最为成功的种类,曾广泛分布在非洲、欧亚和北美大陆,根据科学家研究,在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狮子还曾经一度入侵南美的中南部。
狮子的两个亚群分别是非洲狮群和亚洲狮群,人们将分布在亚洲地域的狮子统称为亚洲狮,而将分布在非洲地域的狮子统称为非洲狮。
同是狮子,亚洲狮和非洲狮到底有哪些区别?
一是体型的差异,可以说非洲狮是世界上所有狮子的祖先,非洲狮的体型相比来说要更庞大一些。一般情况下,非洲狮身体长度能够达到3.6米,肩膀高1.2米,体重能够达到至公斤;而亚洲狮的体型相对要秀气一些,一般的体重在至公斤,而身体长度一般在1米2至1米7之间,粗略估计,非洲狮的体型平均比亚洲狮要大四分之一。因此非洲狮比亚洲狮要更结实一些,同时绝大部分雄性非洲狮的鬓毛要比亚洲狮的更为浓密。
二是猎物的差异。一看到这,你肯定会说,猎物肯定不一样啊,人家本来就是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里所说的猎物差异,是指猎食对象的体型差异。相对来说,在体型上,非洲狮的猎物更大一些,它们狩猎的目标大部分是非洲野牛、角马、斑马、幼象、非洲象犀牛等等,这些都属于中大型动物;反观亚洲狮的猎食对象,主要是水鹿、蓝牛羚、印度瞪羚、野猪等,这些动物的个头相对来说,小很多,属于中小型动物。
三是群居属性。非洲狮的群居属性强,而亚洲狮的群居属性要差远了。看过很多纪录片,我们看到非洲草原上的狮群,通常会有9-20头狮子组成,包括成年的雌狮、幼狮以及1-4头雄狮。而亚洲狮的群体一般只有2头雌狮和它们的后代,雄狮不会留在狮群中,而是到处晃荡,因此亚洲狮群中,没有狮王。雄狮只有到了繁殖的季节,要播种了,才会来找雌狮,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就会选择离开。
以上就是亚洲狮和非洲狮的几点区别,这种差异的形成,关键在于地域的差异,长期的地域差异,让它们之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性。
在亚洲,以山地为主,森林居多,而在非洲,以草原为主,树林稀少,因此亚洲地区生活的动物,相对来说体型都会小一些,而且树林能给它们很好的掩护,在伏击捕食猎物方面也相对轻松一些,因此亚洲狮的体型不需要长得那么粗壮,足够它们轻松获取猎物,但对它们灵敏程度的要求就高一些,体型相对较小,也能够满足它们灵活性的要求。
而且这种山地地形,也决定了亚洲狮难以以大群体的形式生活,只能以分散的家族生活,这样能够减少狮群的狩猎压力。
同时,山地活动,也影响了它们的外形,鬃毛过多过密,会影响它们的活动。
还有,目前非洲狮的数量还是要比亚洲狮多一些,亚洲狮现在的野外数量估计只有-头,只生活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尔森林国家公园。
本文由趣聊科学原创,欢迎点赞、转发、评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