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我们又见面啦。上次给你安利的电影你看过了没?什么?你说记不清我是谁了?好吧,宽宏大量的我就再自我介绍一次,下次见面时可不许忘啦我叫[诗酒年华],平时喜欢写代码、听歌、还有看书看电影。我特别想把平时看到的好书、好电影,听到的好歌分享给你。当然,如果你有特别想分享的东西,也欢迎分享给我。诗酒年华你有没有听过一首很美的歌《いつも何度でも》也许当你看到这个歌名时耳畔不会响起任何旋律,但当你点击播放时,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十分美好的画面:它也许是儿时永远也玩不够的荡秋千,也许是一个在草原上纵情奔跑拥抱自然的孩子,也或许是和喜欢的那个ta在繁星下散步时微微上扬的嘴角。但无论如何,这首歌总能让你在心浮气躁之时找回内心的平静。它还有一个非常美的英文名字,叫做《Alwayswithme》。如果你像小编一样也是一个宫崎骏迷的话,你对这首歌一定不会陌生。它是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千与千寻》的片尾曲。虽然久石让与宫崎骏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合作作品,但这首歌曲并非出自久石让大师之手,而是由日本著名歌手、作曲家木村弓所作。白龙与千寻纯净而美好的感情总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倘若千寻离开神隐小镇前忍不住回头了,千寻是否会被陷入无尽的相思深渊而无法逃离神隐小镇,或是被抹去记忆。回到现实生活后千寻又将如何与白龙再次相遇呢?小编这里引用一段歌词:虽然道路看起来总在永无止境的延续,但我相信这双手一定能够拥抱光明。别离时平静若水的胸怀,就像身体归于虚无时的侧耳倾听。莫名地生存又莫名地死去,对于花、风、街道都是一样。你有没有看过一部犹太人电影《钢琴家》如果刚才的那首音乐让你想起往事的美好,那么接下来这部电影可就有些沉重了。《钢琴家》是年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阿德里安主演的一部影片。与《辛德勒的名单》一样,《钢琴家》也是一部以二战时期的犹太人的生活困境为主题的电影。不同的是,《钢琴家》从一位犹太人钢琴家的角度,讲述了犹太人在二战时期遭受的非人待遇,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表达了音乐不受国界和种族隔阂,以及在战争的摧残中人性的温暖。斯皮曼是波兰一个小镇上有名的钢琴师,他每天都会在电台为全国听众演奏钢琴曲。然而优美的旋律被纳粹的铁蹄打破,犹太人们的生活也不再安宁。他们先是被赶往犹太人区,之后便是德国军队一波又一波的扫荡。家中所藏的钱财被德国人一扫而净,他们只好将家中有价值的物品一一卖掉,斯皮曼甚至将自己心爱的钢琴以极低的价格卖了。犹太人区周围建起了高墙,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可能,犹太人们成为了纳粹掌中的玩具,被肆意的射杀。斯皮曼一家人接连被杀害,斯皮曼在受迫为纳粹做苦工之余得到了一为朋友的帮助,逃离了犹太人区。好景不长,愈加猛烈的战火让他的朋友离他而去。斯皮曼只好在战争留下的废墟终苟且偷生。在废墟的阁楼上他遇见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要求下他弹奏了钢琴曲。美妙的琴声令德国军官萌发了恻隐之心,他暗暗帮助标曼直到俄军对波兰的解放到来。最终,美妙的钢琴乐曲再次在电台录音室终响起,通过无线电波,抚慰着全国每一颗难以平静的心。?你有没有看过一部侦探舞台剧(本)《捕鼠器》先说说作者吧。阿加莎·克里斯蒂,也被称作阿婆,英国著名的高产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侦探小说迷们对她肯定不陌生啦。为什么说高产呢,因为如果将所有形式的著作都算入,只有圣经与莎士比亚的著作的总销售量在她之上。她开创了侦探小说的“乡间别墅派”,即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特定关系人之一,最著名的便是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谋杀案》。她也因此被称作“推理女王”。再说说这部剧。为什么说是剧而不是小说呢,因为她的同名舞台剧《捕鼠器》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迄今为止,它是全球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剧目。最后小编我再透露一下剧情:时值二战后百废待兴的年代。新婚才一年的拉尔斯顿夫妇继承了伦敦远郊的蒙克斯威尔庄园,并登报招揽房客入住。很快,有四位客人通过登报确认的方式预订了房间。冒着纷飞的大雪,房客们陆续抵达,有絮絮叨叨的、神经质的小伙子雷恩先生,难伺候的博伊尔太太,军人气概十足的梅特卡夫少校,以及中性气质的凯思维尔小姐。暴风雪导致了交通的瘫痪,众人被困在了庄园里。食物和炭火还够不够撑到雪过天晴,小夫妻俩不免担心起来。一片忙乱中,不速之客接连到来——先是豪华汽车在大雪中抛锚、不得不跑来投宿的外国人巴拉维契尼先生,后是滑着雪橇、穿越被大雪阻断的公路赶来的屈洛特警官。随后,一场扑朔迷离的凶杀案就此开场...机智的警官能否侦破案情,将凶手绳之以法?结尾又将发生怎样的神转折?感兴趣的话就赶紧去看吧~
作者:张卡尔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