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才是这个男人最好的武器

你很难用任何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姜文,自信?痞?稳重?内敛?匪气?其实都不准确,撕开导演和演员的标签,姜文内心的更像一个执着的战士,为艺术可以奋不顾身,哪怕遍体鳞伤。

01

---苦闷的岁月

年,对英达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里,北京72中来一个高高瘦瘦的小子,头发乱得像稻草,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这都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伙子。可谁也没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两人会成为至交好友,甚至被这个小伙子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他就是姜文,年出生于河北唐山,父亲是一个抗美援朝的老兵,母亲则是小学音乐教师,在从姥爷家回到父母身边后,又辗转到过贵州、湖南。四处迁移的生活和部队的特殊环境对姜文产生了不小影响,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他的社会阅历。

年,姜文10岁,全家才迁到北京5号部队大院定居,这个时候姜文读中学,就近进入了北京72中,在这个班里认识了英达。

在那段日子里,姜文一伙同学经常在5号大院玩,坐在房檐上抽烟、弹吉他、唱苏联歌曲,谁也不会想到这段孩时的经历会被拍进了后来由夏雨主演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部由姜文执导的电影,仿佛就是在呐喊那段曾经难忘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而那一段岁月,一晃就是六年,在这六年里,部队大院就是这伙人的聚集地,在那个年代,爱情太少,暴力太多,中国大人正闹革命,学校停课小孩无所事事,感觉全世界都翻着番变样。

他们就在那座大院里玩“拍婆子”,就是男生藏在街的街的拐角处,去截喜欢的女同学。其实截住也不能对人家做些什么过分的事。假若那女生肯搭理,这个男生就认定这个女孩是他的女朋友,如果再有其他男生去接近她的话,男生便义不容辞地要跟他一拼高低,弄不好还要砸砖头,流血。姜文在这个时候表露出了不同于同龄人的个性,老成,不窠臼,怎么说,应该是太聪明。

俩人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也是在高中那会建立的,而那时,姜文就表现出极强的模仿能力。

72中传达部有一部电话,没人看的时候总被姜文他们拿来乱打一通,姜文一高兴就给在北京制片厂打电话。有一回,姜文又打通了北影的总机,只听得“铃”响一声就转到摄影棚去了。找谁呢?当时,姜文非常喜欢一个叫安振江的演员,他演过一些特别有趣的坏蛋。比如在《侦察兵》里面演“姐、姐、姐、姐夫”那个口吃的坏蛋,在《风火少年》里面演鬼子头。英达就说找安振江吧。当对方问:“找谁呀?”姜文镇定自若地说:“找一下安振江安老师。”一会儿,安振江接电话了,“哎,谁呀?”姜文就问:“您是安振江老师吗?”接着,姜文就把安振江的台词全部给背了一遍。

“哎,别闹别闹,您是哪位呀?”姜文又把安振江的台词全给背了一遍。安振江气愤地说:“特么是中国人不是?”就把电话给挂了。姜文特别喜欢模仿赵丹,在电话里学赵丹那是一绝,不光模仿声音,连赵丹的形象也模仿,赵丹那小薄嘴唇让姜文学得特别像。有一次,他又给北影厂打电话,找的是马精武。马精武问:“喂,谁呀?”姜文就在电话里用赵丹的声音说:“是马精武吗,小马?”“哎哟,您哪位呀?”马精武一时还摸不着头脑。姜文模仿赵丹的语调:“我的声音您都听不出来?我姓赵啊。”姜文紧跟一句。“这不是赵丹老师吗,您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呢?”马精武毕恭毕敬,又有些受宠若惊。接着,姜文以赵丹的名义,跟马精武足足聊了有10多分钟。

直到81年参加高考,英达顺利考上北京大学,而姜文落榜了,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在英达和父亲英若诚的鼓励下,姜文凭借自己出色的表演才华考进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正式踏入了表演的行列。

02

---才华横溢

对于整整一代人来说,如果拿掉《红高粱》、《芙蓉镇》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世界就会显得不完整。因为那是一代人的记忆,只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才知道,什么才叫峥嵘岁月!

跟姜文合作过的,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对其赞誉甚高,仿佛天生就是一个为电影而生的人,尽管他自个儿不那么认为。

说起中国电影史,姜文最崇拜的导演有两个,一个是拍芙蓉镇的谢晋导演,一个是谢飞导演,谢晋自不必说,中国电影史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影响至深。

谢晋导演在回忆芙蓉镇拍摄时有一幕戏,姜文和刘晓庆一起被批斗,本来那场戏可以不用下雨,但导演谢晋为了突出故事效果,特意加了场雨,结果那天姜文淋了一天的雨,谢晋导演说道:完全可以不要下雨嘛,下雨干嘛?累得不得了。但是下面有几个演员啊,我跟你讲,打着伞的几个演员,都是精心挑选过的,所以这场戏当时很震撼人心就是这样,这样的一种敬业的东西,现在是没有了。所以后来姜文和刘晓庆他们应该是最好的演员。可姜文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导演。他有的时候用自己的感受跟他站在导演的角度来看的时候还是有区别的。我拍芙蓉镇,拍天云山传奇这个戏,我自己经历的啊。这个跟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这个是艺术,所以艺术这个东西,没有底的啦!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有这种老浮在上头,所以现在有一些人我是很担心的。

谢飞导演评价说:导演拍电影,很多东西都是实践中来的,而且电影写实是最有魅力的,我说我要是冲着赚钱走,就不能选这个故事,这个要卖了钱。我甚至说要卖钱多了,那是对我来说,对我这个电影的侮辱。就是为艺术,为一种思想表达。

老一辈对电影艺术的执着也深深地影响着姜文,作为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尽量积累各种戏路,而且大多数都是小人物的造型。对于姜文来说,太早的成名并没有影响他对艺术这件事儿的判断,23岁就在《红高粱》中与巩俐在高粱地里啪啪啪,赚尽了眼球也拿完所当年的所有奖项,至今那混不吝、爱憎分明、豪放不羁且具有流氓气质的土匪气质,对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来说想忘记都难。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太监、农民、警察、混混、将军、带头大哥、特务头子,众多角色形象,你都无法叫出个角色名字,可大家都知道,那个是姜文,仿佛就是在演自己的那个姜文,匪气凌然。

也许是刻意在经历着各种人物的塑造,来积累自己的导演经验。对姜文来说,演戏只是一个挣钱的事儿,导演才是他最爱的。也许姜文飞扬跋扈的才华通过导演这个渠道才得到了更尽兴的发挥。

03

---阳光灿烂的日子

年8月,姜文处女座《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这部反应文革时期那段萧瑟岁月里每个少年心底憧憬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这样被姜文夹杂着自己的记忆搬上上了大荧幕,第一次觉得,记忆可以如此鲜活,里面的小小少年,启蒙老师,青春期的躁动,爱情,欲望等等,在胶片上一帧一帧地滑落,最后跌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凝成了痂。这部电影让姜文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在当年全国票价5块钱的情况下进账万元票房,还让17岁的主演夏雨一跃成为戛纳影帝。

张艺谋也许想到了姜文会一直火下去,可没想到姜文会因为拍电影火成这样,对于张导演来说,姜文是对手,也是朋友,而对于冯小刚来说,姜文是好友,多过于对手。

10年冯导按耐不住寂寞,决定要搞大事情,搞出一部《唐山大地震》,炸出了出了个10亿票房,冯导作为贺岁档主力军,强势惯了,就算自己没时间再弄个贺岁档,参演总可以,于是同年就有了《让子弹飞》的客串。那师爷的角色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分钟,却塑造出了经典。让子弹飞票房成绩6.8个亿。

要我看,这些才是姜导心中那阳光灿烂的日子!

04

---太阳照常升起

10年上映的让子弹飞,筹备了三年,据说单剧本就改了一年,原来的发哥加盟,变成了“双雄会”,后来姜导实在觉着不过瘾又给加了葛大爷这个戏精一场大戏,结果变成了三个男人在台上大喊“剿匪”这么一出戏码。

从筹备到拍摄用了一年的时间,09年确定了剧本,加紧时间开拍,拍摄地点定在广东开平土楼,与故事背景刚好吻合。

让子弹飞故事背景宏大,情节紧凑,金句频出,三个男人一台戏,更是曝出了无数个经典镜头,其中最为人称赞的是电影开头“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遇到了麻匪”。

这段由冯导加持的戏码,竟然品出了四川的味道。够辣!

对配乐的选择上,姜导沿用了《太阳照常升起》中久石让谱写的曲子,这首曲子让姜文一直念念不忘,一开始,姜文找到翻译家邬桑先生,说要找久石让作曲。邬桑先生通过北野武的制片人找到了久石让,通过在家中畅谈,久石让对中国电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知道中国电影不少事,所以,两人交谈过程中都很愉快。正当邬桑先生觉得这事十有八九能成的时候,他怎么也想不到姜导又给捅了个篓子。

如果你给一个作曲家一段现成的音乐,让他照猫画虎,这是个非常非常犯忌的事儿。通常谁都不会这么做,但还是有人不按常理出牌,比方说伟大的姜文导演……

姜导无法描述他内心世界的音乐,只好通过差不多类型的曲子去表达,他在中国找了他认为符合他感觉的世界名曲,全给贴在了画面上。久石让看到这个素材很郁闷。但日本人本来擅长忍耐,互相照顾艺术家的面子,因此在这件事上大家都先回避了。后来久石让拿出自己写的曲子贴在画面上,但是姜导总说不对劲儿,虽然没有全盘否定久石,但给他的打击却很大。

其实久石让是个急性子,比当时的姜文火气大得多。姜文的否定让他慢慢失去了理智,变得相当急躁,后来开始往钢琴上摔香烟,大着嗓门对着邬桑先生说,你知道吗?他把莫扎特的音乐贴在上面,这音乐是莫扎特的,我怎么能作出比莫扎特更好的音乐啊!你让导演直接把莫扎特的音乐贴上去就行啦,还来找我干嘛?

说完就出了录音棚,跑到二楼办公室生闷气去了,足足有二十分钟没有下来。几个日本人急得团团转,邬桑先生也有点慌,但姜文就像个诸葛亮,一副成竹在胸的意思,他跟邬桑先生说;“没关系,我理解他,他很优秀,是个正真的艺术家。他需要思考。让他去想想也好,我们等。”

年的姜文看上去沉稳成熟,善于控制局面,还有一股说不上来的感觉。像什么呢?没法做比较,总之似乎是一种韧性很强的东西,你可以把他压迫得严重变形,他也不会反弹伤着你,但你就是突破不了他的力量。

后来久石让也冷静了下来,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细节畅谈,由邬桑先生在中间不断地传达姜导对音乐的理解,慢慢地,久石让找到了姜导的共鸣点,几乎是一气呵成地解决了后面所有的音乐。久石让的艺术家特质很明显,感情的表露也有他独特的地方。那晚,他很激动,都已经晚上近12点了,他握着姜文的手说;“我知道你要的是什么了。”他坚持邀请姜文一起去吃饭,他告诉姜文,他今天收获很大,而且不想工作了。

姜导有没有理解谢晋和谢华两位前辈导演的心意,从没人知道,可对于艺术的执着和对细节的痴狂,是姜导对自己的一种极度自信的表现。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其实这个事很简单,就是你要想做你就做,你相信你能做,你就能做成。

瑀谈∣开心讲故事喜欢?长按,识别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北京哪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iua.com/jszz/2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