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虫的呢喃,恐龙的寂寞,藏在石头缝里的传说,闭上眼睛,你就会听见,那无言的歌”这是《声入人心》男团在湖南台综艺节目《歌手》中唱红的歌曲《总有一天》,美丽的歌词描绘的对象就是成都最为著名的历史遗迹: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区西面,是近5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址遗迹,将古蜀文明推进到年前,为广汉三星堆的神秘消逝提供了注解,也为灿烂的中华文明增添了成都平原,或者说是长江上游人类文明的板块,和其他地域的遗址一起,共同构建了华夏文明的多元化。
遗址的现场和兵马俑坑有些相似,但内涵却完全不同,兵马俑记载的是一统天下的秦王那一段辉煌历史,金沙却是文明延续的传承和记忆。土层被切开显示出它的侧面,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痕迹,从几千年前的商代,到近现代的耕地,每一层土地都有清晰的分割线,就像大树的年轮般记录着历史,让我也着实惊叹于“文明”竟然还有如此清晰的脉络可寻。
无数的坑洞组成了当年的城邦,每个坑洞都有它独特的功能和意义。诸如祭祀,墓葬,居住等,甚至还能看出当时的河道,未见之前的确很难想象,被深埋几千年的地底竟然如此精彩。
无数珍贵的文物已被转移至博物馆,但坑洞内还有不少残存的“见证”,比如陶片,石器这些生活用品,还有象牙,鹿角这些取自动物的器物,甚至于还有倒塌的树木在地底“沉睡”,种类繁多的“遗物”可以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闭上眼睛静静的勾勒,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画面便能浮现眼前。
遗迹馆不远处便是出土文物陈列的博物馆,首个展厅“远古家园”用模型还原了商周时期的生活场景:男人在外打猎,女人在家劳作,民居沿河而建,一派欣欣向荣,大象,犀牛,花鹿在山林间出没,和人类和谐共生。由于现在模型制作技术的先进,场景太过逼真,初进展厅时还被吓了一跳。
值得一提的是,室内还有玻璃制作的地面,展示着我们脚下真实的遗迹,和展厅内的模型画面相互映衬,抬头低头间似乎已穿越了千年。
第二个展厅名叫“王都剪影”,通过出土文物将祖先们的生活场景放大,还原当时的工作生活具体画面,让你似乎能亲眼看到古人的居所、作坊、祭祀和墓葬,走进一个曾经只在史书中才能读到的世界。
遗迹出土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卜甲这些普通器物存放在第三个展厅,取名为“天地不绝”,和上一个展厅的文物相比,这里的器物更像是当时的“艺术品”,更为偏重于祭祀等功能性的用途,没有之前藏品的生活化。
“千载遗珍”是接下来的展厅的名称,也是金沙的“宝物库房”,遗址里发掘的几件“惊世骇俗”的文物都在这里展示,其中最为惊艳的自然是“太阳神鸟”。商周时期的圆形金饰,外层是四只对称的神鸟图案,内层是锯齿状的太阳光芒图案。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幅图案时,很难相信是古人所做,图案的精美和工艺的精湛,即使是从如今的视角看,也是难度不小的艺术品。既然专家已证明此物并非“赝品”,那就只能佩服我们祖先的技艺实在太高超,或者又是某位“穿越者”的大作了。
这件宝贝的确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不但已经成为成都的标志,还被中国文化遗产“征用”为图标,博物馆陈列的原件也被国家定为禁止出国展出的宝物。
除此之外,还有玉纹金带,大金面具,卷云纹金喇叭,玉戈等极具价值的宝物展出,每件文物都能颠覆我们对“年代”的认知,也不得不叹服祖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在惊人,华夏文明的辉煌只能从这些点滴中略见一斑。
完成几个小时的“穿越”还真有点意犹未尽,相信每个参观者都会有同样的体会,想要建立咱们的“文化自信”,大家的确可以来看看!
重度自由行爱好者,深度体验过很多国家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