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8.html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年1月10日至17日,橡树初中师生穿越千年巴蜀长河,走进魅力天府成都,圆满完成了一次研学之旅。揣着一颗安静的心和不停的脚步,不停地邂逅,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更新自己的记忆,不停地贴近自己的灵魂……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成都研学记
七年一班石家晗
公元年1月10日,大连嘉汇橡树学子乘飞机至锦城,开始为期七天的研学,在古蜀文明的渲治下游历成长。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武侯篇——千古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一代英才诸葛武侯,在成都留下了足迹,著名的武侯祠就是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堂。当年,诸葛亮受玄德三顾之求,赴蜀佐帝,一篇《隆中对》定天下三分局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的写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他的为人准则。元微之讲的妙:“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武侯,将其一生都用来兴复汉室,为此操劳过度。他收取东、西二川,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排出八卦阵,一心为报刘备三顾之恩;他攻取西蜀,平定南边叛乱,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赤壁之地水面用火攻。哪知“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禅耗尽了他的心力,以致“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他的忠义报国至死不休值得我们赞扬,他的以败为胜愈战愈勇值得我们学习。
有感——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工部篇——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一代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逃往成都,杜甫草堂便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在这里生活了四年,创作诗歌多首。由于现实冷漠,在此期间,他的诗逐渐走向现实的极端。安史破唐,令他肝肠寸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流离途中,他经历了人间最凄凉的景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代英才诸葛武侯,在成都留下了足迹,著名的武侯祠就是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堂。当年,诸葛亮受玄德三顾之求,赴蜀佐帝,一篇《隆中对》定天下三分局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的写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他的为人准则。元微之讲的妙:“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武侯,将其一生都用来兴复汉室,为此操劳过度。他收取东、西二川,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排出八卦阵,一心为报刘备三顾之恩;他攻取西蜀,平定南边叛乱,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赤壁之地水面用火攻。哪知“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禅耗尽了他的心力,以致“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他的忠义报国至死不休值得我们赞扬,他的以败为胜愈战愈勇值得我们学习。
有感——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评诸葛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又何尝不是借古暗讽自己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最后长叹“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杜少陵十分忧国忧民,为安史之乱甚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继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最后长叹“而遭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在听说唐兵成功后,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最后改变了心境“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他的处事应变之能令人钦佩。
有感——后世单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水利篇——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都江宴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走都江堰,我们不禁为李冰的智慧所折服。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为蜀郡守,在现在的都江堰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正所谓“沃野无垠天府欲,从此天下绝饿殍”,正是李冰的都江堰工程彻底治理了岷江水患,令秦将蜀国建成自己的重要基地,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有感——岷江汤汤流广野,白云悠悠千载情。
锦里、古巷篇——六帝馀古兵樵苏泣遗老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就闻名全国;宽窄巷子则是成都遗留下来的比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来到这里,除了老墙、门洞、古树依稀可见当年的影子,最吸引我们的当然还有琳琅满目的各色小吃,我和我的伙伴们可顾不上什么礼仪颜面了,竞相购买、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大饱肚福,临走还不忘给家里的亲朋好友带上当地的工艺品和土特产,真是满载而归。临别已近黄昏,不禁想起后唐后主一首“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有感——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
熊猫篇——黑白分明不染尘行住坐卧心常定
来到成都的大熊猫基地,我和我的伙伴们欢呼雀跃。胖乎乎、圆滚滚、穿着黑白相间毛外衣的大熊猫正在吃竹子,毛茸茸的嘴巴一刻也不闲着,对我们热情的打招呼视而不见,特别像个见过大世面的大明星。可爱的大熊猫在园内走动不停,窜上窜下,还不时在地上打个滚,可谓“体憨身心敏,得失从不计”。跟大家分享一个趣事:从来不看书、不看电子产品的大熊猫居然是个不折不扣的近视眼!
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万年了,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的生存充分证明了自然界“物竞生存”的法则。全世界野生大熊猫只有大概只左右、圈养的大熊猫大概只有多只,看到这组数字,我们大家是不是更应当关爱大熊猫保护动物呢。
有感——黑白分明辨是非,慈悲为怀乃真性。
博物篇——封存历史故事埋藏历史记忆
入蜀七天,我们走遍了成都几乎所有的博物馆:
四川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川菜博物馆
四川博物馆是成都市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博物馆,馆内有上万余件文物,尤其以古代时刻、汉代画像最为有名。四川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头外表呆萌的石犀牛。这头石犀牛是在建成都天府广场钟楼挖地基的时候被发现的,虽然样子可爱,可是个头却不小,据说有8.5吨重。说完了大个的犀牛,再来说说袖珍的经穴髹漆人像,这是国内最早最完整的人体医学模型,身高只有14厘米。
金沙遗址博物馆展示了神秘的古树文化和独特的青铜文明,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太阳神鸟金箔,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和成都城市形象标识主图案。金沙遗址的发现,把成都的城市史提前到了年前,被视为成都城市史的开端。
三星堆博物馆介绍了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馆内有许多不可错过的历史遗迹,像青铜立像、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等。
四川大学博物馆,顾名思地,当然就在著名的四川大学校区内,据导游介绍,博物馆里共有八万多件文物,我们在这里一起参观了石刻艺术陈列馆、民俗学陈列馆、古代瓷器厅等基本展馆。
川菜博物馆,肯定是跟川菜有关了,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活态主体博物馆,包含了四川本土文化的重要部分:川菜、川酒、川茶、川戏、川派建筑、川派园林等等。这是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馆,自然可以大快朵颐喽。各位吃货同学还记得都吃过什么吗?真所谓“百馐百味百盘馔,一菜一格一品花”。
有感——帝业辉煌多血泪,且由史者案头评。
公元年1月16日,满怀依恋与不舍,嘉汇橡树学子告别了天府之国,借用一首张籍的《成都曲》来表达同学们离别的情思:“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再见!成都!
杜甫草堂
七年一班贾雯
来到这天府之国——成都,忘不了那巴山蜀水的美景。但最让人心驰神往的莫过于杜甫草堂。
当踏入杜甫草堂的门,你立刻就能感觉出那种超脱尘世的优雅和神秘气息。于是,飘飘然,如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远离了喧嚣的闹市,嘈杂的人群。
园中,青石小道贯穿纵横,道旁绿树相依,几棵树和几朵花就能各自形成小巧的园圃,点缀着一座座古香古色的楼宇亭阁,独自漫步于花径,不觉浮想联翩。看到郭沫若先生所撰写的一幅对联:“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原来这条小径就是杜甫所说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莲门今始为君开。”!
来到祠堂,终于看到杜甫的雕塑,他虽头戴羽巾身着紫衫腰系米绶,但却骨瘦如柴。可眉宇间更透露出了他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院内存有文人墨客留下的字词书法,或雄厚圆滑、或清秀健拔、或气势如虹、或清雅玲珑,实在赏心悦目。院外植有高大的楠木,青松翠柏相互呼应,朵朵艳梅点缀,为院子平添一分肃穆与清新。
我慢步寻那幽竹小路的尽头,却不期想邂逅了那被无数后人议论称赞的茅屋。
一间茅屋虽破烂不堪,但却依旧傲然立在院子正中央。为这份艰苦忍耐,此时,杜甫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起来。北风飒起,把屋子上掀起了阵阵茅草浪,可决没有一根茅草掉落,这也许就和杜甫一样吧!虽艰辛坎坷,但却坚决不同流合污自甘堕落。此时,杜甫在我心中又高大了几分。当我看碑上杜甫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又被深深地震憾了。纵然有“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焦灼和怨愤。纵使有“唇焦口燥呼不得”的无可奈何,却依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物,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怎样宽广博大的胸怀,又是怎样崇高的理想。刹那间,杜甫已不是那个干巴巴的瘦小老头了,转而变为了那头顶苍穹脚踏黄土,为大家甘愿冻死换天下人幸福的形象。
这次游杜甫草堂,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但也同样给了我无限思考和启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