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浙江山区还有野生大象,四川有野生犀牛

中国古代,野生亚洲象和野生犀牛的分布范围十分的广泛,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现,今天中国的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均有野生大象,并且在更早的时候,河南也有野生大象的分布。野生犀牛则广泛存在于长江流域。一直到北宋年间,中国的浙江东部山区还有野生大象,汉水流域和四川盆地还有野生犀牛。而到了清代,野生亚洲象只存在于云南南部,还好至今没有灭绝,云南南部地区成为我们野生大象的最后栖息地,但是野生犀牛却没有这么幸运。年云南勐海县还有人猎杀过野生犀牛,后来在云南再也见不到犀牛了,估计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猎杀犀牛的行动。

商代和周代,中国的黄河流域野生亚洲象分布比较广泛,从殷墟甲骨文记载来看,当时有猎象、驯象、使象和用象祭祀的活动,当时的渭水上游、山东南部、河北地区、河北地区都有亚洲象生存,正因为如此,商代军事行动中曾有过象队组成的骑兵。

秦汉以后,黄河流域的野生亚洲象分部开始大量减少。北宋时期长江流域的野生象灭绝。

东汉时期,长江流域,今天的安徽、湖北、四川等地仍然有亚洲象,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经常游荡于长江南北,直到宋代亚洲象还到过南阳一带活动。浙江山地丘陵一带一直有野生大象的分布,直到11世纪才灭绝。

北宋以后,中国的广东、广西等地还有野生大象,但是到了年代,广西的大象也灭绝了。

云南地区是目前我国亚洲象唯一的残存地区。

历史时期,我国野生犀牛的分布范围比野生大象的分布范围更广泛,但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的时间却比大象更早。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长江中游的云梦泽地区,盛产犀牛,楚王经常在这里狩猎。同时四川盆地也有大量的犀牛分布。

中国古代使用犀牛制品的普遍程度比使用亚洲象制品更突出,除大量入药和制犀甲外,还用于制作钩、腰带、犀楯等。这可能也是野生犀牛比野生象消失的更早的原因

长江中游的犀牛从汉代到北宋一直都存在,南宋以后,长江中游的一带的犀牛便消失了。

岭南地区的广东和广西等地的犀牛的分布还持续一段时间,道光年间,《廉州府志》记载当地还有犀牛,可是之后,广西等地再也找不到犀牛了。

所以在年左右,中国岭南地区的广西一直有野生犀牛和野生大象,之后就灭绝了。

云南南部地区成为我国野生犀牛的最好栖息地,年云南勐腊还有人捕获了犀牛,年勐海县又有人猎杀了犀牛,但是之后,云南南部再也找不到犀牛了,所以至迟在年左右,中国野生犀牛在云南南部地区消失,从此中国犀牛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今天中国长江流域还存在野生大象和野生犀牛的话,我们也不用出国去非洲大草原看犀牛和大象了,直接在家里看就可以了。

中国古代野生犀牛和野生大象在长江流域消失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和人文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野生亚洲象和野生犀牛的环境适应能力弱,野生象和野生犀牛个体都比较大,食量也大,加上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越来越趋于寒冷。所以即便没有人为的作用,其本身的数量也会相应的减少。

另外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山林资源,使得野生象和野生犀牛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象牙和犀角都有经济价值,所以在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情况下,当地的村民看见山林的野生象和野生犀也会去捕杀。最终导致了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和野生大象只残存与云南南部地区。

更多历史知识与历史视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iua.com/jssd/4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