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兽”该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当中所表现出的是贬义,指的是一个人在品德方面有问题,行为极为卑劣,表面上与人内心上是不一样的。几乎接近于贬低人的意思,但是在古时候,衣冠禽兽这个词语可并非是含贬义,反倒是夸人的一种词语,甚至一度成为了古代男子的一种追求。不同官员服装颜色图案不同衣冠禽兽:象征领导者在明朝时期,衣冠禽兽的意思是指代朝廷官员们所穿的衣服上绣的图案,图案是飞禽走兽,衣就是官员们上朝的时候所穿的制服,冠指的是他们在上朝的时候所戴的帽子。因为不同的官员所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区分他们的衣服上,绣的是飞禽走兽,而图案也是不一样的,主要是为了区别不同官员的不一样等级。而选择在衣服上绣上飞禽走兽,是因为在动物界当中是弱肉强食的一种状态,生活在食物链的最低端总是会被人欺负,而飞禽走兽则是最强大的领导者所象征的就是领导者的权利。皇帝的“龙袍”就像古时候,皇帝穿的是龙袍,龙便是皇帝的象征,虽然说在现实世界当中不存在这种动物,但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以后,龙已经被人们所认可认为这就是权力和天子的代表,即使是不存在,也是权力的一种象征,成为了皇帝专用图案。通常情况下,文官的官服上面绣的是飞禽,武官的官服上面绣的是走兽。在《明史》中有:一品的文官以仙鹤为主,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绣兽,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古代品官以外的办事人员):练鹊;风宪官:獬豸。官员们也会通过衣服上的颜色和图案去辨别对方是处在什么样身份地位的,所以在古时候衣冠禽兽是夸人的一种说法,说这个人有身份有体面,就是这个意思。明代官服制度的文武官服从衣冠禽兽。变成禽兽不如但是关于衣冠禽兽的含义,从明朝末期就开始变了味道。这主要是因为身穿官服的人本质上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时期,官员的工资并不高。在明太祖朱元璋刚刚建立王朝之时,就把官员们的工资设定为较低的标准,是因为百废待兴,给官员们提供的薪水肯定是高不起来。还有就是朱元璋是草根出身,他已经过惯了苦日子,知道最底层的百姓生活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不喜欢贪官,甚至可以说是恨之入骨。所以他就想到了这样一个办法,从官员们身上克扣,直接解决基层百姓的温饱问题。但是等到明朝后期是贪污的问题极为严重,开始欺压剥削百姓,百姓生活变得不好,有的已经没有办法维持生活,所以曾经为人所羡慕的衣冠禽兽,变成了百姓口中的禽兽不如。明朝官员总结在政治清明的时候,衣冠禽兽属于一个褒义词,是人人所向往的一种职位。但是在明朝末年的时候,这些身穿华丽官服的官员们成了剥削老百姓的贪官,随着时间的发展,百姓们赋予衣冠禽兽不一样的意义特指道德败坏手段,极为卑劣之人。当然在古代封建社会之中,即使衣冠禽兽被人们所指责,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希望能够加入他们成为上流社会的人。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续通志》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评论分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