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pf/a_7064742.html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同理,坎坷可能是一条路,并不是末日,而是启航。
//入殓师//
当日本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与大提琴的活传说米沙·麦斯基同台献艺,在这样的世纪联手中,感受东西方音乐的交融与感动。
这样一个“金相玉映”的表演,发生于年5月的台北。两位大师所演奏的,正是电影《入殓师》的配乐《おくりびと~memory~》。
米沙·麦斯基出生于里加,八岁便开始学习大提琴,是世界上惟一一位有幸随当代两位大提琴巨匠姆斯蒂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和格雷戈尔·皮亚蒂戈尔斯基研习琴艺的大提琴家。
罗斯特罗波维奇更是曾称赞米沙·麦斯基是“年轻一代大提琴家中最杰出的天才之一。他的演奏将诗意、精致的优雅感与强烈个性和辉煌技巧融为一体。”
麦斯基是真正的世界级音乐家,而他自己也将自己比作是“世界公民”:“我演奏的是意大利大提琴,用法国的弓子,琴弦是奥地利和德国的,我的女儿生在巴黎,大儿子生在布鲁塞尔,小儿子生在意大利,我开着日本汽车,戴瑞士手表和印度项链。”
他在任何地方都如同在家一样,只要那里的人们欣赏和喜欢古典音乐。
而久石让的大名,更是人尽皆知。除了为宫崎骏的电影创作而名声大噪的那些经典配乐,对于真人电影,也皆有涉猎。
像与中国导演姜文合作的《太阳照常升起》、与日本导演北野武合作的《菊次郎的夏天》等,还有视频中,与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所合作的《入殓师》。
电影通过主角小林大悟的视角,讲述生死之间的最后道别。而在久石让与麦斯基的演奏中,似乎听到了更多的内容。
如果说麦斯基的大提琴诉说的是放开了的悲伤,那久石让的钢琴的则是送行者含蓄的怀念。
在音乐的波动中,感受送行人的凄凉与无奈。
虽然缺少了弦乐组,只有两个乐器演绎,似乎显得孤独微弱,但整体听来,却更显饱满。悲恸的大提琴与含蓄的钢琴互相缠绕,既让人揪心,更让人心疼。
很平静,很纯粹,这大概是最动人的画面了。
撰文:赖爷
招聘:新媒体编辑
职位描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