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盐官犀牛扇子

白癜风的治法 http://pf.39.net/bdfyy/tslf/
禅宗公案白话新解与鉴赏↑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第1期

?

?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赵州示众云:“至道无难,惟嫌拣择。才有语言,是拣择,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里,是汝还护惜也无?”时有僧问:“既不在明白里,还护惜个什么?”州云:“我亦不知。”僧云:“和尚既不知,为什么却道不在明白里?”州云:“问事即得,礼拜了退。”

——出自《碧岩录》第二则

赵州禅师指示僧众说:“终极无上的佛道并没有什么困难,只怕心中有分别执着心。一有了言语,就是分别执着。老僧却不在明白里,你们还护惜我吗?”这时,有学僧问:“和尚既然不在明白里,还护惜什么呢?”赵州禅师说:“我也不知道。”学僧说:“和尚既然不知道,为什么又说不在明白里?”赵州禅师说:“如果已经问完了,就礼拜退下吧。”

此公案语句出自僧璨《信心铭》开头两句,续句为“但无憎爱,洞然明白”。

禅宗为顿悟法门,顿则无次第,无因果,要见便见;若有次第、因果,即非顿悟。至道者,唯顿才能见。

至道无难吗,不难的,只怕你心中有分别执著心,只要你不去挑三拣四的,大道本来是很清楚明白的。你若非要追问大道到底是个啥?你管他做什么!“有语言,便是拣择”,语言必有所指,必有取舍。

你一拣择,就是从大道中裁剪了一小片下来,你就在天地万物间拣择了那么一点。就如照相取景一样,大千世界,那么丰富多彩,可你一选择,就只能取到其中的一点,一个画面而已。

赵州禅师说“老僧不在明白里”,表明他已经超越明白之境。在赵州禅师看来,众生本来就生活于“至道”之中,只是自己没有觉悟到而已;一旦抛弃了分别拣择之心,随处可以解脱,随时能见性成佛。 

禅宗公案

白话新解及鉴赏

禅宗是最能体现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佛教宗派,而禅宗公案则是禅宗的血脉,是记录中国禅宗的主要文献,也是禅宗文化的瑰宝。

“公案”起源于唐末,兴盛于五代和两宋。据统计,禅宗公案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则。大多文字简短扼要,通常不过四五百字左右。公案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切相关。禅师开示时,或直指人心,发人深省,或迂回委婉,让你自己去感悟,以此启迪众徒,使其顿悟。

这些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为了使大家初步了解禅的知识,本平台将陆续整理推出禅宗公案,并加以简单解说,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禅文化,走近禅文化,也使这一珍贵禅宗文化瑰宝能系统地保存下来。

一些难以理解的公案,我们将恭请朝阳禅寺主持,德高望重的释道然法师开示解疑。也希望大家能多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与感悟,平台将推出大家的优秀学习感悟。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iua.com/jsjn/7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