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收入于《中国药典版》,相关描述如下:摘自《中国药典版》根据《中国药典版》的说法,作为药材的是穿山甲的鳞甲;对其性状描述中提到“角质,半透明、坚韧而有弹性,不易折断。气味腥,味淡。”功效来自有效成分,但是《中国药典版》未规定穿山甲任何成分,却列出了穿山甲功效(功效可能涉及医疗敏感,本文不做评论),大都来自本草纲目和民间流传。为什么不列出穿山甲鳞甲的成分?因为没有必要,其成分和人类指甲一样:角蛋白。犀牛角的主要成分也是角蛋白。角蛋白是构成生皮表皮、毛皮毛囊的主要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品质优良的蛋白质统称完全蛋白质,如奶、蛋、鱼、肉类等属于完全蛋白质,其次是植物中的大豆亦含有完全蛋白质;再次是缺乏必需氨基酸或者含量很少的蛋白质称不完全蛋白质,如谷、麦类、玉米所含的蛋白质和动物皮骨中的明胶等。显然穿山甲鳞甲不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不如肉类(如猪肉、鸡肉等)。穿山甲的两只前脚是用来走路、爬行的,不会“穿山”;鳞甲是用来御敌的。穿山甲挖土的能力非常强,能用坚硬、强壮的前爪快速的刨开土,打开埋在地下的蚁穴,之后用长长的舌头粘食蚂蚁。一只穿山甲每年会吃万只蚂蚁和白蚁。在山林地表穿行、能挖窝住,跑蚂蚁窝吃,这些都需要用到鳞甲,鳞甲就有了《中国药典版》中提到的、和民间流传的功效,人们是不是想多了?还记得那个用蚂蚁为原料生产的保健品虚假骗局吗?该事件影响到30万以上蚂蚁养殖户,金额达两百亿人民币。赵本山一句广告词“谁用谁知道”当时很有名。这是传统的“吃啥补啥”的膳食原理:穿山甲吃了蚂蚁,人类再吃穿山甲,那自然一定也有神奇效果了。如果真的有效,还不如经常啃指甲、吃蚂蚁哦!一只穿山甲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现在快吃没了,已经被列为极度濒危保护动物,比大熊猫还宝贝了(大熊猫在年被“降级”到易危),有钱也吃不到!。按前述,穿山甲营养价值不如奶、蛋、鱼、肉类;还有腥味,远不及小鸡炖蘑菇营养、鲜美(鸡肉富含的谷氨酸,会让人类味蕾觉得鲜美),但是吃一只穿山甲的费用却比一年天天吃鸡肉还要高。而且吃穿山甲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