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风雨谈,高品质学习)
新时代的危与机
丨思路提纲丨
中心论点:新时代有危更有机。
分论点一:新时代有危机。分论点二:新时代更有机遇。
分论点三:新时代的危与机并不是割裂的。
分论点四:如何抓住机遇并转危为机呢?
丨原创范文丨成公原创
新时代有危更有机
申论木昜
《道德经》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新时代也是“危”“机”并存:互联网让生活更便利,却也让人们更沉迷;大数据提高效率,也滋养惰性;征信全面,也有泄露风险……其他不说,就说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我们的社交方式、生活形态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部手机,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机有弊也有利;而对于每个人来说,新时代有危更有机。
新时代有危机。杜荀鹤《泾溪》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承平岁月,更需要居安思危。新时代面临新问题、新挑战: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第一个百年征程完美收官,第二个百年征程接踵而至;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到了涉险滩、啃硬骨头的阶段,危机潜藏,“一蒿松劲退千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存在着挑战。譬如人工智能,机器反抗人类的故事,我们已听得太多:《终结者》里未来机器人的造反,《银翼杀手》里复制人的觉醒,《西部世界》里“接待员”的复仇……即便从最现实的角度来看,智能时代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检票、无人超市、无人驾驶……多少行业在崩塌,多少工人在失业。这固然是变革的必然代价,但我们不能忽视活生生的人。技术如此,其他亦然。这些都是必须慎重对待的新时代的危机。
新时代更有机遇。说起盛世,我们不由得想起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然而,今昔对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难得的和平年代。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走在大道上。我们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社会环境相对公平,到处都是机遇,到处都是希望。企业家雷军发表过一个著名的观点——“飞猪”论: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时代的风口,不止一个;飞腾的,将是成百上千的企业。马云说得好:“互联网是生产关系,云计算是生产力,大数据是生产资料。”新时代的技术是全新的生产力,试看当今世界,智能手机飞速普及,智能出行蓬勃发展,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家居……新技术催生新产业,也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从事更富创造性的活动。未来已来,美好生活可期。智能时代,机遇喷涌而出。
其实,新时代的危与机并不是割裂的。在新时代,要辩证看待危与机:危机里有希望酝酿,机遇里有风险潜藏。如果应对得宜,危机也能转化为机遇;如果墨守成规,机遇也会演变为危机。譬如,面对疫情危机,我们一面发挥中国制度的优越性,积极防控;一面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发展地摊经济、直播带货,解决中国问题,转危为机。
那么,在新时代如何抓住机遇并转危为机呢?这就需要我们绷紧思想的弦,织密行动的网。绷紧思想的弦,就是要树立危机意识、底线思维。所谓危机意识,就是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也是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告诫世人的“不应有始料未及之事”的风险意识。而底线思维,就是“做最坏的打算,做完全的准备”,时时刻刻严阵以待,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不管“灰犀牛事件”还是“黑天鹅事件”,通通要避免。一方面是预防猝然而至的危机,一方面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织密行动的网,就是要勇立时代潮头,抓住机遇风帆,乘风破浪。国家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利用和平环境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企业和个人也应乘势创新升级,迎接每一次挑战,抓住每一次机会,扬帆起航,放飞梦想。
危机让人类浴火重生,机遇让人类御风而行。在新时代,所有的危机都是对我们的淬炼,所有的机遇都是对我们的成全。在新时代,让我们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机遇,开辟新天地,书写新篇章,奔赴光明未来和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