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同仁堂是很多中药的缩影,靠吃老本不创新真的不能长久,10年都难,前面延续了百年历史,一旦资本介入利益最大化,不出十年就会触及天花板,疯狂扩大产能,直到没人买
所谓麝香、犀牛角没有卖出稀有的价格,就像稀土没突出稀一样,同仁堂前10年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云南白药也一样,现在最火的某黄很快见顶了
单从研发就可看出中药有多庸,一个老本吃几十年,上市亿,上市10年0亿的市值,研发费用不及营收的1%,一本万利,创新药专利也只维持25年,这些中药赚了钱全进了口袋,研发少的可怜
别说中药不需要研发投入,前人研制的药丸难道天下掉下来的?,这些也是前任经过千万次试错试出来的,神农尝百草,不都是一个个试吗
研发不就是一个个去试吗,上市公司永远不要碰中药股,管理层懒政不作为,中药瑰宝都被这一代玩坏了,有资金资源优势不是去放大优势,而是统统收入囊中,原本中西药各5:5分,现在只看眼前利益,不投入研发早晚嗝屁
一家公司销售收入是研发投入的40倍、50倍甚至一百倍,这样的中药公司有什么壁垒,请明显代言打广告也不能研制出一款爆款药,甚至有些交智商税的玩意,吃下去只有安慰作用,全靠铺天盖地广告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