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是必须的,危险是肯定的,结果是必然的,忽略是无意的。——晰瑞任何“灰犀牛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很多可见征兆的,意外只是少数,且无法避免,运气差的时候出门都能踩到狗屎,遇到二缺。那些不可避免的“黑天鹅”,所有人都无法预测,像是新冠疫情的出现和席卷,没有任何一个战略专家能够提前预测,因为无法预测,所以面对结果,众生平等。但对于“灰犀牛”,那些潜在的可见风险,我们的视而不见最终让隐患变现,继而产生确切且凌厉的现实影响。需要承认的是,对任何不好结果的亡羊补牢,都是于事无补的,危害出现,损失产生,在危险中,会有略微的阵痛,也会有致命的打击,躲过了是幸运,躲不开是必然,有效的预警机制和个人判断对于危险的发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很多企业把“警钟长鸣”作为一种信条的缘由。有时候在危险来临之前即便有很多具象化的呈现也往往会被忽视,可能出于侥幸,可能出于逃避,也可能源于贪欲和个人判断误区。排除有些事情的人间故意,很多原因可能还是在于自己,有行动上的,也有思维上的。时至今日我还是把“不懂不做”作为成年以后对于大事处理的绝对信条,在损失承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想要的结果。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有些不见得是正确的,却足够实用,在人性上面,世间任何事情的针对从来都是人人平等。归根结底,危险事件的发生有几类,一种是自己的事情,一种是别人的事情,一种是跟别人联合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处理好会有成效,处理不当回事烂摊子,不要指望会有人给你收拾,坏结果总要有人承担。所以自己的事情,既要提前有所预判,也要最后有所预估,这里的预判和预估都是针对其中的反面进行的考量,话句话说,在事情进行过程中会有各种困难,最后还有可能会有一个很坏的结果,当自己能够承担这样的过程带来的成本消耗和结果带来的个人损失时,就可以去做,否则还是要三思。尽管“不要等到万事俱备”,可还是要承认,多想一些总归是好的。在实际中,几乎绝大多数的事情也是对于个人来说,能够形成完善的战略计划和保底策略对于处理任何一件事情而言都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别人的事情有时候也会存在危险,即古语中常说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对于这种情况,有时候是不能避免的,大环境既定的情况下,存在危险的系数随着环境成正比,如同在一个贫困的国家,其治安稳定就会相对低一些。把这种情况做一个降维思考,无论是在一个地方还是在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家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种情况我们没法估计,但有时候却是可以提前避免的,总结来说就是——选择很重要。而最后一种情况是作为社会人,作为自然人无法避免的,即联合别人一起做的事情,群体性恶果的诞生从来就不是没有预兆的,正像是那句名句“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同样的,一个默契的合作伙伴,能够带来的不仅仅是实际的效益还有情绪的共鸣,人们一直寻找的也是这样的人,从工作上到情感上,从归属到归宿,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细节需要被